「澎湃新闻」阅读的力量|郭姜燕:找回被时光带走的想象力( 二 )


一个内心越柔软、越善良、越敏感的孩子 , 他的想象力其实是越强的 , 而大人保护了他的想象力 , 也会让他的内心更加的柔软、敏感和丰富 。 在这种有想象力的对话中 , 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 , 甚至以后提笔来写文章的时候 , 语言表达也会更生动 。 有意识的在生活中呵护他们的想象力 , 要注意跟孩子的对话和用语 , 想让孩子富有想象力 , 那么家长平时首先努力做一个有想象力的人 , 或者说让表达得更有想象力一点 。
你缺少的不是想象力 , 你只是缺少一个烂笔头
丰富的想象力 , 更需要恰如其分的表达 。 “我有时候我浮想联翩 , 可是一写作文 , 我就觉得写不起来 。 ”在听到这样的困惑时 , 郭姜燕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 你有了自己的这种想象力 , 其实也就是有了灵感 。 有一位著名的作家曾经说过 , 说灵感就像一个穿红衣服的少女 , 她从你窗前一飘而过 , 你不抓住她 , 你就再也见不到她 , 也就是说很多时候我们的想象力也是一闪而过的东西 。 ”
抓住了灵感 , 写作就成功了一半 , 剩下的是如何让想象看起来“真” 。 想象既要天马行空 , 同时又要遵循合情合理的原则 , 郭姜燕从自身的实践谈起 , 认为首先要学会换位思考 , 让自己成为你笔下的对方 , “可以试着和写作对象对话 , 我跟校园里草地上生长出来的蘑菇对过话写了《蘑菇汤》 。 我跟我们学校一个角落里的两个小羊对过话 , 写了小说叫《羊爸爸》 , 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小植物 , 我都跟他们对话 , 进行换位思考 , 最后都诞生了自己的作品 。 ”
其次 , 想象还要从生活中“长”出来 。 从生活中“长”出想象 , 郭姜燕点明要做到两点——营造真实的生活场景和塑造有趣的人物形象 。 一个非常好的想象 , 就像飞在天空的风筝一样 , 风越大 , 它飞得越高越远 。 可是如果连着风筝的那根线断了 , 风筝就会在风中飘摇 , 最后就会变成一张破纸 , 就不再是一直能飞高的风筝 。 所以那根线应该连在真实的树干上 , 也就是说那根线的另一端应该扎在生活里 。 “我们的孩子写作的时候 , 尽管可以天马行空 , 但是永远记得风筝的另一根线是应该扎在生活中的 。 你要把自己对于身边的亲人朋友的一种关爱 , 把它融入到自己的文字当中 , 那么你的文字才有情感 , 你的想象 , 才能够让人觉得切实可信 , 才能够有血有肉 。 ”郭姜燕说 。
用好的文学作品来滋养我们
“培养想象力还有一点特别重要的 , 我觉得离不开长期的阅读 , 长期的阅读其实就是在养心 , 也是在养根 , 用好的文学作品来滋养我们 。 ”郭姜燕强调 , 培养想象力绝对不是只读童话 。 没有虚构就没有文学 , 而虚构来源于想象 , 不仅是童话 , 很多写实的文学作品里也充满了想象力 。 比如阅读时能够引发共鸣的地方 , 让你欢笑让你流泪的地方 , 那就是可以停下来展开想象力的地方 。 还有很多作者没有把它说出来 , 你觉得那个故事还没有完的地方 , 那也是你培养想象力的地方 。
郭姜燕想起自己收到的读者关于《太阳村的孩子》的阅读反馈 , 有家长说孩子读完之后决定收集易拉罐和报纸送给太阳村里的爷爷 , 这说明孩子把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联系起来了 。 有一天孩子会知道丑丑的爷爷是找不到的 , 但是生活里有很多书里爷爷这样的老人 , 或者值得他关心的人 , 他一定会去关心他 。 阅读可以让我们的心变得敏感、多情 , 更有想象力 。 坚持每天阅读30分钟乃至更长时间 , 这是家长需要陪孩子一起去做的事 。 当然成年人如果每天也能够坚持阅读 , 相信我们的心也会从原来渐渐的麻木当中苏醒过来 , 会对这个世界投以更多关注的目光 , 感受到更多的美好 。
【「澎湃新闻」阅读的力量|郭姜燕:找回被时光带走的想象力】“要想让我们的孩子作文写得好 , 首先我们要活得好 , 这个活其实就是好好生活 , 过有趣的生活、有意义的生活 , 更有意思的生活 , 我想这是我们家长和孩子需要共同努力的方向 , 而在陪伴孩子一起幻想的过程当中 , 大人也会慢慢的变成孩子的朋友 , 回到自己的童年 。 就等于经历非常有意思的第二次人生 , 这是我希望看到的 , 也是我一直努力在做的 。 ”郭姜燕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