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育儿经】不要轻易用“等待”考验孩子,因为父母的“信用”经不起考验

有这样一个规律 , 非常有意思 , 不妨观察一下您的周围:如果一个孩子性子急 , 凡事都不愿意等待 , 那他的父母多半也是“言而无信”的 。 ——因为总是被忽悠 , 孩子已经不愿意相信等待过后还能获得满足了 。

上个世纪 , 心理学领域著名的“棉花糖实验” , 它将”延迟满足“这个概念带给天下的父母们 , 懂得等待的孩子 , 未来成就更高 。 这个实验曾风靡教育界几十年 , 然而近10年间 , 它又多次被推翻 。 ——因为当年的实验缺乏一定的”前测“ , 既参与实验的孩子 , 原本就来自不同的“家庭环境” , 所以实验结论并不成立 。 ——当年在实验中愿意等待的孩子 , 他们的父母也更守信 , 曾给了他们充满信任的环境 , 使他们相信自己的等待能够换来更多的棉花糖 。 而那些不愿意等待的孩子 , 大多来自“不守信”的家庭环境 。

也就是说 , 对若干年后这些孩子成就的追踪 , 起到决定因素的并非实验中等待那颗棉花糖时的表现 , 而是取决于他们分别来自的不同“信任级别”的家庭氛围 。

【你的育儿经】不要轻易用“等待”考验孩子,因为父母的“信用”经不起考验
文章图片

先来回顾一下 , 20世纪60年代的“棉花糖实验”:
棉花糖实验 , 是心理学教授Walter Mischel在斯坦福大学附属幼儿园进行的 。 他先后在600名3-6岁孩子面前放着一块棉花糖 , 如果能坚持15分钟不吃掉 , 那么15分钟后 , 可以额外再得到一块棉花糖 。 如果没坚持住 , 那就没有额外的奖励了 。
最后实验的结果是差不多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坚持了15分钟 , 并得到了奖励 。
接下来的几十年 , Walter Mischel对这三分之一的孩子进行了三次回访 。 最后一次是2011年 , 发现得到额外奖励的孩子虽然已经步入中年 , 但是在事业生活方面 , 的确比另外三分之二的人更成功 。
【你的育儿经】不要轻易用“等待”考验孩子,因为父母的“信用”经不起考验
文章图片

这个实验在过去的半个世纪 , 在教育界引起非常大的关注 , “延迟满足”给了很多家长教育启迪 , 他们会很刻意地去训练孩子的延迟满足能力 , 比如让孩子现在乖乖睡觉 , 醒了之后就可以吃一个冰淇淋等 。
直到2012年 , 这个风靡了半个世纪的实验 , 被推翻了↓

1
进阶版
棉花糖实验

罗彻斯特大学教授 Celeste Kidd重做了这个实验 , 并于2012年发表了成果 。 她将棉花糖实验进行了一些修改 。

在“棉花糖”实验之前 , 她将孩子分成了A、B两组 , 同时让孩子们和她的同事一起画画 , 旁边放了一盒用过的蜡笔 。 一位同事会告诉孩子们 , “可以现在使用旧蜡笔 , 或者等她去拿一些新的更漂亮的蜡笔” 。 几分钟后 , A组的同事拿着新蜡笔回来了;而B组的同事空手回来 , 和孩子们道歉地说 , “对不起 , 我记错了 , 其实没有新蜡笔了 。 ”
之后 , 同样的情况又重复一遍 , 这次是许诺有新的贴纸 。 同样 , A组孩子得到了新贴纸 , 而B组孩子再次得到一次道歉 。 经过这两次前期的“热身”后 , Celeste Kidd才开始了“棉花糖实验” , 实验人员答应孩子们等15分钟 , 就可以获得更多的棉花糖 。

【你的育儿经】不要轻易用“等待”考验孩子,因为父母的“信用”经不起考验
文章图片

但是 , 这次的实验结果就和Walter Mischel当初的实验结果不同了 。 A组(也就是成人两次都兑现承诺的那组)的孩子通过测试的比例 , 要比B组的孩子高出四倍 。 B组的孩子被“骗”两次之后 , 在棉花糖实验中就选择了及时行乐 , 有多少吃多少 。
为什么同样的两个实验会产生不同的结果呢?在对比两次实验的程序之后 , 发现关键点在棉花糖实验之前孩子所经历的事情 。 也就是说 , 20世纪60年代那三分之一的孩子 , 之所以能在棉花糖前坚持 , 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们父母日常的教育方式 。 而B组的孩子普遍坚持不住 , 是因为前两次被“骗”的经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