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章■让万历暴怒的《酒色财气疏》,开创了明朝奏章留中不发的先例

明朝皇帝多荒唐,明朝皇帝也多挨骂。嘉靖皇帝朱厚熜挨过清官海瑞的骂,朱厚熜的孙子万历皇帝朱翊钧,也挨过臣子的骂,并且骂得更狠。
这位大臣名叫雒于仁,上了《酒色财气四箴疏》,简称《酒色财气疏》。直指朱翊钧是个酒鬼、色鬼、财迷,而且心胸狭窄性情暴躁。正是因为有这四种病症,朱翊钧才总是生病,所以他还从医生的角度,一板一眼的开出了“药方”。
朱翊钧看了此疏,气得险些吐血,觉得受了天大的冤枉,专门召来内阁重臣,让他们给自己评理,并一再申明朕绝不是这种人,你们不可误解朕!
重臣们能怎么办?只好表示您别生气,我们都相信您。雒于仁那小子胡说八道,他是想借着骂您得到名气,您可千万别处罚他,否则就上当了。
 奏章■让万历暴怒的《酒色财气疏》,开创了明朝奏章留中不发的先例
文章图片

那么雒于仁真是胡说八道吗?并不是。
雒于仁上《酒色财气疏》的背景
朱翊钧早期是个明君,但到后期创造了一个奇闻:宅在内宫,三十年不上朝。会发生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旷日持久的国本之争。
朱翊钧想立宠爱的皇三子朱常洵为太子,而大臣们根据祖制坚决拥护皇长子朱常洛。君臣斗了十几年,君王竟然没赢。朱翊钧斗得心力交瘁,疲惫不堪。退回了内宫,不再上朝。
后来发生了“万历三大征”,朱翊钧主要是通过“谕旨”处理国家大事,但大臣们更希望用“召对”这种形式和皇帝面对面交流。然而朱翊钧拒绝,明确表示没有紧急公务不想见到大臣们。
万历皇帝“不上朝”这件事,可以用万历十七年做为节点。
万历十七年正月初一,按礼仪应该举行“元旦大朝会”,朱翊钧应该坐在金殿上接受众臣的朝贺,但他传召免了朝会,只是给重臣赐下美酒佳肴。
虽然感到奇怪,但大臣们以为这是特殊事件,特意进宫去给皇帝磕头拜年,并关心了他的身体。谁知此后这成了常例,朱翊钧不出内宫、不上朝,任何应该出现的重要场合他都不出现,只是“遣官恭代”。
此时的大臣们还不知道,未来将近三十年,这位皇帝都不会再上朝了。但他们本能的感到不妥,对皇帝各种劝谏,引经据典,请求他上朝理事。朱翊钧通通以身体不好推之,说是“头晕眼黑,心满肋涨,饮食少思,寝不成寐,身体尚软”。
而这一年,本是小知县的雒于仁升任大理寺评事,入朝为官了。他入朝快一年,只见过皇帝三次。又听闻皇帝总说自己身体有病,便针对皇帝的“病”,上了这封奏疏,指望把皇帝引回正道。
 奏章■让万历暴怒的《酒色财气疏》,开创了明朝奏章留中不发的先例
文章图片

《酒色财气疏》的内容
此疏能把朱翊钧气到失态,言词当然很犀利。
内容如图所示。
 奏章■让万历暴怒的《酒色财气疏》,开创了明朝奏章留中不发的先例
文章图片

总体意思是说,皇上您的病来自酒色财气。酒过度则伤肠胃,色过度则伤精元,贪财则乱了伤魂,气性太大则有损肝脏。只要按照我的建议“服药”,把这四方面都改了,您的身体很快就会好起来。
雒于仁提出这四点,并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理有据。朱翊钧的确有这四方面的问题。
朱翊钧很爱喝酒,17岁的时候就因为喝醉了无故杖责冯保的义子,冯保虽是太监,却是张居正的政治盟友、执掌东厂,极有权势,向朱翊钧的母亲李太后告状,李太后教子很严,狠狠斥责了朱翊钧。
又有一次,朱翊钧酒后调戏宫女,按说这不是什么大事,但李太后觉得有失皇家体统,差点废了朱翊钧的帝位,张居正一再求情,李太后才消了怒,罚朱翊钧在慈宁宫跪了六个小时。
就算在酒上吃过亏,朱翊钧依然饮酒无度,经常通宵达旦的饮酒作乐。那时候的酒虽然酒精度不高,但这么喝身体也受不了。
 奏章■让万历暴怒的《酒色财气疏》,开创了明朝奏章留中不发的先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