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先生格调』当孩子说“我怕”时,你的回答可能影响他一生( 二 )

『暖先生格调』当孩子说“我怕”时,你的回答可能影响他一生
文章图片
『暖先生格调』当孩子说“我怕”时,你的回答可能影响他一生
文章图片
当孩子说“妈妈我怕”时你要怎么做?当知道了孩子怕的是什么、为什么害怕时 , 就能帮助孩子一起面对了 。 所以当孩子说“我怕”时 , 我们可以这样做:1.接纳孩子恐惧当孩子说“我怕”的时候 , 很多家长会下意识地说:“别怕!”“这有什么好怕的!”“别那么胆小!勇敢一点!”表面上看起来是接纳了孩子恐惧的心理 , 在安慰孩子 , 实际上这是一种“假接纳” 。 在《津巴多普通心理学》里 , 这种不被理解和不被共情的“这有什么可怕的”做法 , 叫做“负强化” 。通过否定 , 间接地把恐惧情绪强化了 。 这样说不仅不能消除孩子的恐惧 , 反而会让孩子感觉更加焦虑和担忧 。 所以 , 当孩子说“我怕”的时候 ,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接纳孩子的情绪 , 而不是无所谓、甚至指责说“这有什么可怕的” 。 比如孩子怕黑 , 你可以心平气和地说:“妈妈也会害怕黑夜 , 因为没有光亮 , 我们有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 但是天黑了是让我们好好休息 , 这样才有精力迎接新的一天 。 如果你睡不着想妈妈 , 你可以叫我 , 妈妈一直陪着你 。 ”这样 , 孩子会觉得妈妈是了解自己的 , 情绪被接纳了 , 害怕的心理也得到了安慰 。 『暖先生格调』当孩子说“我怕”时,你的回答可能影响他一生
文章图片
2.试试“反条件作用法”当孩子对某些事物感到害怕时 , 家长的做法通常有两种 , 一种是孩子既然害怕就干脆避开 , 不让孩子面对;另一种是相信胆量是锻炼出来的 , 怕黑就关小黑屋 , 以为孩子怕着怕着就不怕了 。其实这两种方法都非常不可取 , 尽管恐惧是可以通过努力克服的 , 但胆量绝不是在恐惧中练出来的 。 只有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 , 让孩子相信自己能够克服恐惧 , 他才有可能真的成功 。 “反条件作用法”便是如此 , 它的核心是:给孩子接触恐惧的机会 , 并循序渐进地练习面对恐惧 。 还拿孩子怕黑举例 , 你可以在孩子睡觉前打开门 , 然后每天晚上关上一点点 , 或者把卧室的灯光调暗一点点 , 可以逐渐帮助他克服对黑暗的恐惧 。『暖先生格调』当孩子说“我怕”时,你的回答可能影响他一生
文章图片
3.给害怕的事物“贴标签”很多时候孩子害怕一个东西 , 是源于自己的想象 。 只不过他想象的并不是美好的事物 , 因此 , 家长可以引导孩子 , 给他们眼中不美好的事物贴上美好的标签 。拿我家孩子害怕恐龙模型这件事来说 , 当他情绪稳定的时候 , 我把模型放得远远地的 , 但保证孩子能看到 , 紧接着 , 我跟孩子说:“你看 , 你跟小熊、小白兔、小汽车……这么多好朋友玩了 , 那只身上背着小山的恐龙(剑龙)还在那里孤单地等你呢 。 它知道宝宝爱爬高高 , 特意给你带来了小山峰 , 你要不要去和它拉拉手呢?”这样解释之后 , 我家孩子开始去接受这只恐龙模型了 。 后来 , 我又假扮成了恐龙的样子 , 跟娃说:“妈妈变成一只恐龙来和你玩咯 。 ”尽管一开始他还有些犹豫 , 但听到是妈妈的声音 , 又跟我开心地玩了起来 。 『暖先生格调』当孩子说“我怕”时,你的回答可能影响他一生
文章图片
4.用绘本或者游戏帮孩子走出恐惧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 , 难免会遇到令他害怕的事情 , 我们没办法一直守护在他身边 , 但可以教会他们面对的勇气 。 在这一点上 , 绘本或者游戏是非常好的选择 。 《床底下的怪物》《一个黑黑、黑黑的故事》《谁怕这只大坏兔》《珍妮好害怕》等绘本 , 通过讲故事的方法“讲道理” , 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走出恐惧 。没有孩子不喜欢做游戏 , 当孩子害怕时候 , 也不妨通过游戏的方式锻炼他 。 比如 , 给孩子一根魔棒(长条状气球等) , 家长假装自己是怪兽 , 并戴上怪兽面具 , 张牙舞爪地准备扑向孩子 。 为了更有气氛 , 可以把房间的灯调暗 。 这时候你可以告诉孩子 , 只要挥动魔棒 , 怪兽就会被吓到退到墙边或躲起来 。通过游戏中的心理暗示告诉孩子不要怕 , 比直接说“不要怕”管用得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