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伯礼父子武汉抗疫 镇守江夏方舱医院无一例转重症( 二 )


来武汉20多天 , 此时 , 张磊才真正见着父亲 。 张伯礼对旁边的江夏区负责人说:“不好意思 , 这是我孩子!”
父子俩从草坪处走向方舱医院门口 , 大约20米 。 “您身体还好吧?”“好着呢 , 你不要担心我 。 现在休舱 , 你和你的队员别放松了警惕 , 还要和治愈出院的患者保持密切联系 。 ”
“我们父子俩见面不到10分钟 。 ”张磊说 , 父亲叮嘱最多的是 , 别放松警惕 。 张磊知道 , 武汉保卫战正进入关键时期 , 父亲也有很多事要做 。
偶尔 , 张磊遇到一些病例 , 仍会打电话向父亲求教 。
抗疫战场 , 这对父子隔空对话 , 两颗医者仁心同频共振 。
言传身教
家人支持上武汉一线
即使72岁高龄 , 张伯礼院士在天津仍是坚持每周有3个半天的门诊 。
偶尔因为事情忙碌 , 他会叮嘱医院通知病人 , 晚上7时到10时到医院来 , 一定要把慕名而来的病人看完 。
张磊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 45岁的他 , 记忆中的父亲 , 总是忙到很晚才回家 。 高考那年 , 母亲说:“你报考医学院吧 , 像你父亲一样 。 ”
从医后的张磊 , 一直以父亲为榜样 , 敬守医德 , 钻研医道 。
这次主动请缨来武汉 , 他最初并没有告诉75岁的母亲 , “毕竟一家两个男人在抗疫一线 , 不能说完全没有危险” 。 但不来武汉 , 张磊也觉得对不住自己 , “我是一名党员 , 又是一名医生 , 没有理由不来” 。
事后 , 母亲知道张磊来武汉一线 , 并没有埋怨 , 反而给张磊鼓劲:“你在武汉 , 好好把病人救治好 。 ”同样是护理专业毕业的爱人 , 也给了张磊支持 , “你一定要平安回来!”
这次 , 是张磊第二次来武汉 。 多年前 , 他来武汉开学术会议 , 曾经步行经过长江大桥 , 去看了一次黄鹤楼 。 他知道 , 武汉还有很多漂亮的景点 , 也有很多英雄的人物 。
等疫情过去 , 一定好好去看看武汉大学的樱花 , 看看东湖 , 仔细看一看这座英雄的城市 。
张磊和同事憧憬着 。
【采访人员手记】
“失约”五次的采访
主动请缨 , 从天津来到武汉抗疫一线 。
采访张磊医生 , 不是件容易的事 。
3月10日凌晨1时许 , 通过多方联系 , 辗转找到了张磊的手机号码 。 医护人员辛苦 , 我不便打扰 , 试着用手机号添加了张磊的微信 , 并表明自己的身份 。
早上6时56分 , 张磊通过了我的微信请求 。 他给我留言 , “胡老师 , 今天方舱休舱 , 活比较多 , 实在抱歉 , 等有空了 , 联系您 。 ”
救治是第一位的 。 我给张磊留言:“感谢您和同事 , 对武汉的支援帮助!等您有空了再联系 。 ”
第二天 , 张磊再次留言 , “抱歉 , 胡老师 , 又接到了新的任务 , 去看场地 。 我们再约时间 , 实在是抱歉 。 ”
作为一名采访人员 , 我能理解 。 此时此刻 , 千千万万和张磊一样的医护人员 , 他(她)们正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 , 为病人解除痛苦 。
武汉胜 , 湖北胜;湖北胜 , 中国胜 。
第三天下午 , 张磊给我回话 , “在方舱驿站忙 。 回头 , 我再给您说 。 胡老师 , 您就叫我张大夫就行 。 ”
等待 , 其实是一种希望 。
医护人员的忙碌 , 是为了让我们早日见面 。
3月15日下午1时许 , 在“失约”五次后 , 我终于和张磊见面 。
此时 , 阳光正好 。
交谈1个小时后 , 我们有个约定 。
“邀请您下次来武汉时 , 一定来我家做客 , 我请您吃热干面 。 ”
“期待您能去天津 , 我陪您参观海河 。 ”
【张伯礼父子武汉抗疫 镇守江夏方舱医院无一例转重症】这个约定 , 已经排上日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