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临碣石下面是什么,曹操东临碣石到底在哪

曹操东临碣石到底在哪
东临碣石的解释:东行登上碣石山 , 来欣赏大海 。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在现在河北昌黎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时经过此地 。
曹操的《观沧海》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
水何澹澹 , 山岛竦峙 。
【东临碣石下面是什么,曹操东临碣石到底在哪】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秋风萧瑟 , 洪波涌起 。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东临碣石下面是什么碣石指的是昌黎县碣石山,位于昌黎县城北,距避暑胜地北戴河约30公里 。
本句古诗出自两汉曹操的《观沧海》: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
释义:东行登上碣石山 , 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 , 十分繁茂 , 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 , 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

东临碣石下面是什么,曹操东临碣石到底在哪

文章插图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乌桓是当时东北方的大患,建安十一年(206年),乌桓攻破幽州 , 俘虏了汉民十余万户 。同年,袁绍的儿子袁尚和袁熙又勾结辽西乌桓首领蹋顿,屡次骚扰边境 , 以致曹操不得不在建安十二年(207年)毅然决定北上征伐乌桓 。后来在田畴的指引下,小用计策 。
大约在这年八月的一次大战中,曹操终于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这次胜利巩固了曹操的后方 , 奠定了次年挥戈南下,以期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 。而《观沧海》正是北征乌桓得胜回师经过碣石山时写的 。
赏析:这首诗不但写景,而且借景抒情 , 把眼前的海上景色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很巧妙地融合在一起 。这首诗的高潮放在诗的末尾,它的感情非常奔放,思想却很含蓄 。不但做到了情景交融,而且做到了情理结合、寓情于景 。
因为它含蓄 , 所以更有启发性 , 更能激发我们的想像,更耐人寻味 。过去人们称赞曹操的诗深沉饱满、雄健有力,“如幽燕老将,气韵沉雄”,从这里可以得到印证 。全诗的基调为苍凉慷慨的 , 这也是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全诗语言质朴,想象丰富 , 气势磅礴,苍凉悲壮 。
参考资料: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这其中的“碣石”就是指碣石山,在河北秦皇岛境内 。这句话出自于曹操所作的《观沧海》,是曹操在北征乌桓取得胜利之后创作出来的 。乌桓是北方一支游牧民族,在三国时期与袁氏交好 。袁绍去世之后曹操一步步消灭袁氏势力,实力不敌的袁尚以及袁熙两兄弟只能逃亡至乌桓,以求庇护 。乌桓之后便频频出兵攻打边境百姓,曹操为此感到非常头疼,所以他最后决定亲自率军征伐乌桓以绝后患 。
东临碣石下面是什么,曹操东临碣石到底在哪

文章插图
当曹操大军临近老巢时乌桓才有所察觉,于是急忙派出袁尚兄弟二人带领数万军马前去抵御 。当时乌桓方出战的多为骑兵,而游牧民族出身的乌桓骑兵本就实力强劲,故而曹军一时间被打得节节败退 。不过没多久曹操便发现乌桓军虽然实力强劲,但是阵型却十分混乱,于是他便针对这一点调整进攻策略 , 从而彻底改变战场局势 。最后曹军大获全胜,乌桓死伤无数,就连单于都被斩杀 。
东临碣石下面是什么,曹操东临碣石到底在哪

文章插图
当时乌桓民族共分布于三处 , 曹操在此战结束之后又相继对剩余两处发动进攻,最后全部取得胜利 , 袁氏剩余势力也因此全部被消除干净 。在取得胜战之后曹操便启程班师回朝 , 回程途中经过一处名为“碣石山”的地方 。曹操在登上这座山之后看到了广阔的大海,刚经历胜战的他便有感而发地创作出了“东临碣石 , 以观沧海”的诗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