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春节习俗,杭州有哪些过年的习俗

杭州春节习俗
罗神竹舞、赶十八、元宵灯会、年夜饭、守岁、打年糕等 。
【杭州春节习俗,杭州有哪些过年的习俗】1、罗神竹舞:“罗神竹舞”是以一根完整、新鲜的毛竹为主要道具的民间文化艺术表演,因与民间传说中开金口的罗隐秀才有关,故称这种竹为“罗神竹” 。这一活动便叫“罗神竹舞”,俗名为“撑罗神竹” , 又叫“撑罗神娘姆” 。
2、赶十八:“赶十八”是为了纪念严州知府余炳,他为百姓求雨,跪在炎炎烈日下三天三夜,不幸被活活晒死 。他的虔诚,最终使得大雨连降三天三夜 。农历正月十八恰是余知府诞辰,儒洪村祖辈便把正月十五元宵节,改至正月十八闹元宵 。此后正月十八这天,儒洪村的村民们便自发地舞龙灯、耍狮子、抬台杠、演大戏以示庆贺余知府诞辰,怀思他对黎民百姓所做的贡献 。此外 , 各路亲朋好友均蜂拥赶至儒洪村相聚,连续唱大戏、舞龙灯、吃流水席百家宴 。
3、元宵灯会:新春元宵期间,在城隍阁景区、河坊街景区、南宋御街,还将有巡游送“福”,舞龙舞狮,让您度过一个最有“年味的春节!现场还准备了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如“大宋皇帝巡游”、“金猪拜年”、“福禄寿禧祈福大典”、“DIY彩灯”、“元宵汉服游园会”等,让市民游客在感受传统文化的同时体验不一样的乐趣 。
4、年夜饭:大年三十的年夜饭,老底子杭州人家里一般都会备几只口彩吉利的菜蔬 。比如,猪大肠叫做常常顺利 , 鱼圆肉圆称为团团圆圆,鲞头煮肉就是有想头,春饼裹肉丝暗指银包金丝,黄豆牙叫如意菜,落花生叫长生果 , 黄菱肉、藕、荸荠、红枣四物并煮美其名曰“有富”(杭州话藕的谐音为有,黄菱肉形似元宝,音形相加等于“有富”) 。
5、守岁:除夕夜是杭州的不眠夜,吃完年夜饭之后,全家老少团聚在一起闲聊、看春晚 , 点灯熬夜达旦不眠,等待辞旧迎新的时刻,称为“守岁” 。通宵守夜,象征着把一切邪瘟病疫照跑驱走 , 期待着新的一年吉祥如意 。

杭州春节习俗,杭州有哪些过年的习俗

文章插图
杭州有哪些过年的习俗说起先前过年的盛况,老杭州有句话叫做:“大年三十的吃,正月初一的穿” 。年夜饭是最丰盛的,辛苦干活一年,年底买来的鸡鸭鱼肉自然要先敬祖宗 。好在祖宗善解人意,只愿意享受菜肴的热气,不来争食晚辈难得的荤腥,最后鸡鸭鱼肉全都满足了全家人的口腹之欲 。大年初一,全家老小在老棉袄外边套上一件新蓝布罩衫,穿上新布鞋,穿戴整齐后,照例要去灵隐寺、天竺寺“烧头香” 。“烧头香”回来要吃汤圆,这象征全家团团圆圆 。然后各家各户外出拜年 。旧时大户人家礼包贵重,红红绿绿、大包小盒自然不用说 。一般人家也都要拎着粗草纸包的三角包相互拜年 。用稻草做的土草纸相当粗糙,摸上去硬邦邦的 。但是在南货店伙计手里,一张草纸卷成圆锥形后,却什么东西都能包 。包红枣、花生、酱菜、橘子自然不在话下,再衬上一张细纸则可以包白糖、藕粉、粽子糖等细巧食品,保证点滴不漏 。拜年礼包在南货店卖 , 礼包分大小两档,大包是一斤装 , 小包是12两装(老秤),通常价格在几角钱左右,最高级的包价格碰顶是一元 。家里的大人在街头巷尾的小南货店里买一点红枣、福橘、白糖、藕粉等吃食,过秤后小伙计用粗草纸将三角礼包包得有棱有角,再盖上一张巴掌大小的“红票”(类似今天的宣传单和质量保证书),礼包的样子就漂亮多了,然后扎上一根细麻绳,让你放心提着走路——按照规矩,给长辈的拜年礼包是规格最高的桂圆包,其次是藕粉包、白糖包,送平辈人的则多是糕干包、红枣包等 。上门拜年鞠个躬,送一个简陋的草纸礼包,响亮地叫一声“恭喜发财” 。收下礼包以后事情还没有完 , 年还得过 。那时,老百姓家家手头都不宽裕,人们一旦收到亲戚朋友的拜年礼包,自己是肯定不舍得打开吃的,总要“统筹兼顾”拜年大局,礼包要四处转送还人情“物尽其用”,来个亲戚朋友之间心照不宣的“礼包大展览” 。不闹个包破绳子断 , 这些拜年礼包的“旅行”就要持续到整个正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