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恋爱曝光被逐出bp,如今却糊到无人问津,实力烂到疑似患病?( 二 )



什么是前庭失调?
首先 , 咱先来搞清楚前庭究竟是个什么部位 。

前庭位于内耳蜗内侧 , 主要掌管人体的平衡系统 , 其分为前庭器官和前庭神经两个部分 。

前庭器官包括三对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这些器官主要负责把感受转换成行为信息 。
通过这些器官 , 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体的运动状态与头的空间位置 , 根据感受到的情况对肢体协调功能进行调整 。

前庭神经则是听神经的一个部分 , 能够把听觉与平衡觉有关的神经冲动传入脑中 。

简单来说 , 前庭就像一个强大的感受器 。
我们生活中看到的、听到的 , 甚至触摸到的外界信息都要经过它处理后传递给大脑 , 让大脑发出指令 。
但如果说前庭无法正确传递信息 , 那么大脑也就无法指挥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和行为 , 空间判断能力、平衡感就会随之下降 。

轻度的前庭失调 , 就会有一种干啥都很马虎的感觉 , 很容易磕磕碰碰 , 走错路 。
最常见的估计就是晕车 。
在车上的时候 , 为了能一直保持身体平衡 , 前庭会将我们正在运动信号传给大脑 , 但在车内眼睛看到的事物又是相对静止的 。
两种信号出现冲突 , 便会出现眩晕感 。
因此晕车时最好的缓解办法就是闭目养神、听歌转移注意力 , 减少大脑接收到的冲突信息 。

再严重点还可能会“随地大小晕” , 起床、走路都会出现眩晕 , 还可能伴随偏头痛、呕吐 。


前庭神经和听神经紧密相关 , 因此还可能影响到听觉 , 出现耳鸣、耳聋的症状 。

长期处于这种感觉失灵的状态中 , 其实也很容易患上焦虑症 。

很多人说 , 前庭失调都是幼儿时期没训练好 , 或者天生自带的 。
但其病因也分有很多种 , 像是中耳炎、前庭神经炎、小脑梗塞等疾病都可能导致前庭失调 , 外界刺激也会导致协调性紊乱 。
甚至年纪上来了 , 前庭功能也会出现衰退...

所以大家在出现头晕、走路不稳、视物模糊等前庭失调症状时还是得及时就医 , 明确病因对症下药 。
两步速速确诊
你是真的前庭失调了吗?
是不是有很多人已经对号入座了?
前庭失调后天还有救吗?
前庭失调并不是不可逆的 , 除了遵从医嘱进行药物治疗外 , 也有很多随时随地都能做的康复训练 。

凝视训练
在距离手臂一米远的水平方向墙上选定一个点 , 然后盯准这个点 。
凝视这个标记的同时头以一定速度左右转动三十秒 , 做的时候不要对自己心软 , 速度要快到出现晕的感觉 , 否则就是无效训练 。

之后切换到上下转动 , 眼睛始终盯着标记点 , 也是做三十秒 。
四个方向下来共一分钟 , 早中晚各做六分钟便可 。

原地踏步训练
因为这个训练有摔倒的风险 , 所以我们得先准备一个大点的海绵垫 。
接着拖鞋在上面睁着眼睛原地踏步三十秒 , 之后闭上眼睛重复三十秒 。
多次练习之后如果发现自己闭眼踏步不会出现明显移位 , 或是不会倾倒了 , 就说明你正在慢慢恢复 。

直线走训练
尝试走直线也是有效的锻炼前庭的方法 。
训练时需要挺胸抬头 , 脚跟对脚尖一步一步往前走 , 注意要保持目视前方 , 不能低头 。
若摇晃过于剧烈可以张开双臂或者轻微扶墙以辅助平衡 。

除此之外网上还有很多完整的康复训练操 , 有需要的可以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跟练 。
最关键的还是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 否则可能刚觉得自己又行了 , 第二天起床就又晕了 。

总的来说 , 前庭失调这事 , 就算没严重到没法站起来的程度 , 三天两头迷路、头晕也挺烦的 。
不过好在还能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等方式进行调整 , 大家也不用太担心 。

话说回来 , 其实很多时候有些问题真不是病 , 不影响身体健康也不致命 , 但不解决就是让人很难受 。
比如「习惯性拖延」 , 真切的影响到我们的人生、生活…
甚至有些人的焦虑 , 也是来源于拖延产生的情绪内耗…
“我发现我总是习惯性拖延 , 总是想法很多 , 但迟迟没有行动 。 处于一种又焦虑又摆烂的状态 , 始终无法开始做我想做的事情 。 ”

不难发现 , 我们并不是缺少对未来的畅想和规划 , 而是缺少足够的、可持续的行动力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