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振动声带,唱声乐时怎么让声音震动起来呢( 三 )


3.对伴奏的理解.颤音如果不是自由的拍子的话,就要适当把握伴奏的内涵了,正确掌握伴奏进行的拍子和速度,很重要.
4.练习时可多练习羊声和咽音.所谓羊声就是像羊一样的叫声,这种声音主要是练习颤音的,以鼓动肚皮来控制气息(比如你找一下哭时抽泣的状态),如果你唱歌时感觉不光是喉咙在动,肚皮深处也在随气息动的话,说明你羊声练到家了.但要注意,羊声并不是一种好的演唱方法,刻意追求羊声,声音不会好听.切记.咽音的练习很简单,每天早上起床前,在躺着的时候张嘴,让声带发出啊的声音(听起来啊不是太连贯,有啊啦啊拉一样的效果),就是让嗓子打泡泡.泡泡打得越稀,咽音效果越好.找准那种状态,运用到唱歌当中.会事半功倍的.
5.找专业的老师来手把手地教.但声乐这玩意,关键还得自己体会的.
6.提示:从一些音调变化和情感变化相对简单的歌曲练起.比如,,.通俗歌曲也找些相对简单的,如弯弯的月亮,小草等.千万别一开始就练习难度大的歌.
7.建议:在空腹时练习唱歌.不要在吃饱了以后练.因为空腹有助于找腹部也就是丹田运气的感觉.而饱了,气息容易上提,不能沉下来,根基浅的气息,高音是上不去的
问题五:唱歌时怎么唱出颤音? 给你介绍几种唱歌练习方法:
颤音---主要是通过气息的控制,让气流像波浪一样经过嗓子 , 就产生了颤音,有些人是通过嗓子来控制气流,这种唱法很过时,叫震喉音,振幅很大 , 不自然 。
高音问题---首先,教你一个简单易学的,飙高音的技巧:嘴角夹个牙签唱歌,不要掉,很容易唱高音 。(也就是常说的开内口)
每个人的音域都不同,有些人天生音高就很高,音高是需要练习的,(但要注意,不能过分疲劳,会把嗓子唱坏,)
其实你不必太追求音高,找一些适合自己音域的歌曲练习,或者稍微一点点吃力 , 但还是可以唱上去的高音 。
唱歌前是要开声的,喝点开水有助于把声音打开 。声音打开后 , 就嗓子不会难受了 。
其实,唱歌好不好主要是音准、节奏 。
这两点有了只能算会唱,然而感情才是最高境界 。
艺无止境,为情是岸 。
音准很多时候是耳朵,在你唱歌的时候,其实耳朵更重要 , 
我们往往在演唱时忽略了用耳,要认真的听自己唱出来本声 , 
才可把握音准和情感(一定听过,带着耳机唱歌的人,音乐声盖过自己的声音,所以跑调) 。
再就是要多听原唱,也要用耳朵认真听演唱者的声音,人耳天生就有分辨能力,
你要从音乐中分辨出伴奏和人声,将来甚至到每一层乐器.....
先础耳朵,再去谈别的.....
问题六:唱歌的颤音怎么唱? 现在一些歌手都经过了相当时间的科学发声法的训练,因此他们的颤音同民族和美声唱法演员一样,是来自于气息而不是靠控制声带得到的 。也有许多通俗歌手的颤音是靠故意控制声带做出来的 。通过先反复连续唱相邻的两个音 , 然后逐渐加快的方法唱出颤音,因此他们的颤音慢,幅度很大 。由于这种颤音建立在声带控制上,所以一般“通俗的只是尾声有”,因为只有在长音的时候 , 才有控制声带颤音的余地和时间 。学习颤音其实并不困难,只要喉咙肌肉松弛,便能有效作出自然的震动 。我们可以以相差半度的两个音阶 , 用 [a]声进行练习 。例如C大调中E和F(即m和f)刚好相差半音,尝试不断发出mfmfmfmf……,且越唱越快,便能产生以m为中心的颤音 。颤音掌握方法
发出长音,并活跃地抖动双手 。抖动双手时需温柔、松弛,从上到下或两边运动 。再以快速温柔的节奏抖动双手 。
不抖动双手,继续发声并尝试延续颤音的效果 。
如果颤音有所流失,再抖动双手,作感觉 。
练习舌尖颤音的时候,舌尖轻轻向上卷起(轻到不费一点劲),轻轻接触硬腭前部(轻到没有多少接触的感觉,总之要放松),用连续的呼出气流吹动它,让它自己振动起来 。学会吹动舌尖以后 , 再学习同时让声带振动 。开始学习的时候宁可让舌尖多颤动一段时间 。实际语言里可能只要颤动两三下就够了 。小舌颤音甚至可以用漱口的办法让小舌颤动起来 。可以设想 , 在大风中空气很快流过高高烟囱的两侧,烟囱也会摆动起来 。因为是使用气流吹动的,所以说是伯努利效应的结果 。那种运动方式的原理 , 是跟闪音不一样的 。舌尖闪音要*人用神经指挥肌肉去让舌尖运动 。伯努利效应使飞机机翼产生升力 , 可以飞上天 。或者说,机翼上表面的流线型比下表面的流线型长 , 飞机前进的时候,空气流过上表面比流过下表面快,于是气流压向机翼上表面的负压力大于下表面的负压力,飞机就获得了上升的力量 。两条船挨得太近会相向*拢或碰撞,也是那种负压力作用的结果 。声带所以能够振颤,主要是伯努利效应和弹性力的结果,不是神经脉冲指挥的 。补充一点 。练习发舌尖颤音的一开始,舌尖轻轻向上卷起,接触上腭 。与此同时舌面边缘也要起作用,把口腔前边的出口全都堵住 。舌面边缘用一定力量,紧*左右两侧的上腭和牙床 。它们不参加颤动,只是使舌尖的活门缩小,同时使舌尖有弹性 。也就是说,舌面两侧的边缘是不动的 。呼出气流的压力会把舌尖推开 。如果吹不动舌尖,可能是舌尖太紧张(无声),更可能是两侧漏气(有 h...... 声) 。如果吹的时候听到一声 th......  , 然后舌尖停在外头不动了,一定是缺少弹力,也就是两侧太放松,或者舌尖太紧张,也可能是舌尖后卷不够 。如果听到的是一声 tx......,是舌根太高太紧张 。舌尖活门调得小一些 , 可能更容易颤动起来 。舌尖向上顶得太紧,会听到 trrr,就累了 。东北地区车把式的“得儿驾”就是 trjia……。关键是要学会 rrrrr 的轻松的颤动 。还有两点: 1、增加与颤音发音部位相同的辅音 , 在音节当中体会舌的颤动 。如:嘟――/tru/ 。练习时拉长音,注意力不要放在是否为舌尖上,而应放在气流的体验上 。2、音节末尾的颤音比较难发,根据个人情况可以随意增加一个元音,之后再把该元音弱化 。千万别控制,也不要企图从闪音、卷舌音过度到颤音 , 一定别控制尤其是舌头 , 多想一想疾风中的旗帜 。学习颤音的技巧,就从模仿开始吧――模仿救护车叫唤 。这只是没有声乐老师在身边、一种自我揣摩的方法,当然不属于常规的声乐练习 。发出“呜呜”的依次循环高低的滑音(稍快),他能让你找到抖动喉结的感觉,慢慢的吧“呜呜”的发音转变成“嗯嗯”的发音 , 再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