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是隶书的成熟和鼎盛时期,哪种书法体在唐代最为鼎盛的

唐朝是隶书的成熟和鼎盛时期吗
唐朝不是隶书的成熟和鼎盛时期 。东汉是隶书成熟和鼎盛时期,是隶书艺术大放光彩的时代 , 汉隶可分为二大系统:简牍和碑刻,东汉初期隶书的结体方正工整,已增加了装饰成分 , 开始有挑法,点画有粗细变化,多棱角,体态由长方转向横扁,产生了点画俯仰之势,蚕头雁尾的波磔挑法,加之撇捺相背、体势开张、中敛旁肆的结构特点 。
哪种书法体在唐代最为鼎盛的在书法发展史上 , 唐代是晋代以后的又一高峰,此时 , 在真、行、草、篆、隶各体书中都出现了影响深远的书家,真书、草书的影响最甚 。真书的书家大多脱胎于王羲之 , 但又兼魏晋以来的墨迹与碑帖的双重传统,渐王家书派中脱颖而出,风格转呈严谨雄健、法度森整 。行草书家特别是草书家的风格走向飞动飘逸 。隶篆虽无大发展,但能承秦汉之遗法 , 形成或严整紧劲或遒劲圆活的信风 。唐代书法可分三个时期,初唐、盛唐、晚唐 。这一时代新风格的形式 , 在初唐时尚处于渐变中,至盛、中唐之际,单是从草书领域中出现了新风,随后真诸体亦别开生面,取得的发展 。晚唐书法较少发展 。
唐朝初期,社会安定 , 经济日益繁荣,书法亦蓬勃发展 。朝廷定书法为国子监六学之一,设书学博士,以书法取士 。唐太宗李世民喜好书法,倡导书学,并竭力推崇王羲之的书法,这对唐代书法的发展和繁荣起了重要的作用 。历代盛称的唐初四家——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与薛稷代表了初唐风格 。这时,行草书尚守晋法,以右军为宗 , 没有什么新意 。这一时期的书法家有钟绍京、陆柬之、王知敬与唐太宗 。
薛稷(649-713) , 字嗣通 , 蒲州汾阳(今山西汾阳)人 , 官至太子少保,世称“薛少保” 。是魏征之甥 。从魏处获观所藏虞、褚书法 , 临习精勤 , 遂以善书名世 。其书得于褚者为多 。唐人说:“买褚得薛,不失其节” , 但“用笔纤瘦,结字疏通 , 又自别为一家” , 其弟薛曜与之同一师承,但更纤细,是徽宗“瘦金体”的前源 。其真书的代表作品为《信行禅师碑》,该碑刻于武后时(684-704) 。石已久佚 。唯清代何绍基藏有宋孤本,现已流入日本 。唐代书家林立,众派纷呈,固然与经济的繁荣和文化艺术的活跃有一定的联系 。唐代君主大多数能书,特别是太宗李世民尤为突出 。他对唐代书法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
李世民(597-649),李渊之次子,对文化很重视 , 对书法大力提倡,如在“贞观元年,诏京官职事五品以上子弟嗜书者二十四人 , 隶馆(弘文馆)习书,出禁中书法以授之” , 唐太宗本人也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书学右军 , 而英俊雄迈之气超过右军 。他首创以行书入碑,可以称上古今帝王书法之冠 。《唐朝叙书录》说:“(贞观)十四年四月二十二日,太宗自为真、草书屏风以示群臣,笔力遒劲,为一时之绝……十八年二月十七日,召三品以上赐宴于玄武门,太宗操笔作飞白书 , 众臣乘酒就太宗手中竟取 。”其存世作品有《温泉铭》、《晋祠铭》、《屏风帖》等 。
盛唐 , 这一时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艺术也有很大的变化和发展 。书法风格由初唐方整劲健趋向雄浑肥厚 。真草更彻底的摆脱了王家的书派的束缚 , 形成自己的新风格 。这时出现了张旭、怀素、颜真卿和柳公权等著名的书法家 。他们分别在狂草和楷书方面开创了新的境界 。篆隶二体又重新出现书坛,虽未见超出古人之上 , 但颇有一些名家 。篆书以李阳冰声名最大 , 其成就则不如史惟则 。隶书则有韩择木、蔡有邻、李潮、史惟则四家 。这时的名家还有徐浩、卢藏用、苏灵之、张从申等人 。董其昌说:“右军如龙,北海如象 。”指出了他们的各自的特点,宋米芾,元赵孟頫,明董其昌,清何绍基的行书 , 都学过李邕的书法 。
韩择木(生卒年不详),昌黎(今辽宁义县)人 。为韩愈同姓叔父 , 官至右散骑常侍、工部尚书 。传世碑刻有《告华岳文》、《叶慧明碑》、《心经》等 。
如果说李邕是唐代行书之冠的话,那么 , 李阳冰就是唐代篆书之冠,后人将李阳冰与李斯并称“二李” 。
唐代帝王善书者除唐太宗外 , 还有唐玄宗李隆基(685-762) 。他是睿宗第三子,英武善骑射,通音律 , 工书法 。唐玄宗工隶书、行书,传世的碑刻有《纪泰山铭》、《庆唐观纪圣铭》、《石台孝经》 , 楷书有《赐虞正道勅》,行书有《盖州刺史张敬忠勅书》与墨迹《鹡鸰颂》等 。唐代的隶书成就远逊于汉隶,工于隶书的除唐太宗、徐浩外,还有韩择木、史惟则、蔡有邻、李潮等隶书四大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