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古论今从善如流( 二 )


后世为政者显然也喜欢从历史中寻找和吸取经验 。对于“啧室之议”和稷下学宫的这些成功做法 , 有为者也大都愿意加以效仿 , 大开纳谏之门,以纠施政偏失 。当然 , 想开门纳谏 , 首先要有纳谏的雅量 。毕竟处在纳谏者位置上的人都是尊长,在听从谏者之议时或多或少地会感觉“伤利益”“伤面子”,何况谏言者的言辞又往往比较直率尖锐,接受起来更不容易 。比如,唐太宗时期形成“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与他勇于纳谏、从善如流密切相关 。在这方面,《新唐书》《旧唐书》《贞观政要》等史书中都有记载 。在《廿二史劄记》中,清代赵翼专门梳理了《新唐书》《旧唐书》中的记载,其中写贞观中直谏者,首推魏徵 。魏徵之上书劝谏,皆人所不敢言,而太宗能够悉听纳之 。继而又写:“然其时直谏者不止魏徵也 。”书中举例,虞世南谏田猎 , 谏山陵之制不宜过厚,谏宫体诗不宜作,恐天下从风而靡,谏勿以功高自矜,勿以太平自怠 。帝尝曰:“群臣皆若世南 , 天下何忧不理 。”再如,权万纪不能教太子承乾以正,帝欲诛之,柳范曰:“房玄龄尚不能止陛下猎,岂可独罪万纪 。”帝大怒,拂衣入,久之,独召范慰谕之 。从这个例子可以体会到,即使如唐太宗之开明 , 也有一时火起要诛杀谏官的冲动,足可见劝谏之险,也可知纳谏之难 。唐太宗就曾感叹:“龙有逆鳞 , 人主亦然 。卿等遂能不避触犯,常如此,朕岂虑危亡哉!”所以,赵翼特别总结:“是诸臣之敢谏,实由于帝之能受谏也 。”
有纳谏之雅量是一方面,纳谏者还要有辨识谏言之是非与利害的才识 。有时候 , 谏言者之谏言并非出于公心,而可能暗存私心或包藏祸心 。若纳谏者才识不佳,不能明察是非和利害,则难免受误导而走入歧途或堕入险境 。汉末益州牧刘璋之丢掉益州,就是一个很生动的例子 。《三国演义》对此有详细描述 。在小说中,刘璋是一个“暗弱”的存在 。当刘备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相助时 , 诸葛亮建议他将来“跨有荆、益”,以成天下三分之势 。诸葛亮对益州和刘璋的描述是:“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 。刘璋暗弱,张鲁在北 , 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 。”刘璋之暗弱,在其不能识人、不能见机、不能断事 。张鲁欲攻打益州,刘璋派别驾张松为使节向曹操求救 。张松本有向曹操献益州之心,却因曹操以貌取人怠慢了他而转向刘备,他还将自绘的西川地理图本交给刘备 , 以供刘备入蜀行军攻战之需 。张松回到益州后,一方面向刘璋渲染曹操“已有取川之心” , 另一方面大夸刘备之良善,建议结好刘备以为外援 。刘璋本对天下大势并没有什么见识 , 对张松之言也没有多少辨析能力,对他的建议自然照单全收 。
这时,刘璋手下主薄黄权紧急进谏:“主公若听张松之言,则四十一州郡,已属他人矣!”黄权解释理由:“某素知刘备宽以待人,柔能克刚 , 英雄莫敌;远得人心,近得民望;兼有诸葛亮、庞统之智谋,关、张、赵云、黄忠、魏延为羽翼 。若召到蜀中 , 以部曲待之 , 刘备安肯伏低做?。咳粢钥屠翊??,又一国不容二主 。今听臣言,则西蜀有泰山之安;不听臣言,则主公有累卵之危矣 。张松昨从荆州过,必与刘备同谋 。可先斩张松,后绝刘备,则西川万幸也 。”黄权之见识和眼光 , 确实高人一筹,就这件事来说,他的推测和判断完全准确 。如果刘璋听从黄权之谏,则三国的历史可能就要重写了 。可惜刘璋的确“暗弱”,以他的见识水平,根本无法分清张松、黄权之言孰是孰非,更没能力辨析孰利孰害 。他决定不从(黄权)之言,结果丢掉了自己的立身之地 。
纳谏之雅量,辨识谏言之利害的才识,都是从纳谏的角度来说的 。耳闻忠言诤言之谏,自当从善如流;若遇谗言邪言之惑,不识其不善而从之,必然导致南辕北辙 , 越走离目标越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