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喜,离开内娱5年后,她赢麻了( 三 )



接连的挫败 , 便会让人想起自己错失的温暖可能 。
于是张怡静也搜索起简庆芬的名字 。
想要亲眼看一看 , 另一种人生的样子 。


看 , 与其说这部剧在拍雌竞 , 不如说在拍人的欲望 。
欲望无休无止 , 人便会永不知足地畅想美化另一种人生选择的样子 。
而欲望背后 , 是恐惧 。

恐惧自己选错了路 , 与真正的幸福擦肩而过 。
而人到中年 , 这种恐惧感会到达峰值 。

毕竟已经体验过一种人生 , 积攒了一定程度的不满 。
又站在了后半生选择的十字路口 , 自觉修补错误的机会只会越来越少 。
于是迫切地想要擦掉答案重选 , 来缓解不熄的欲望带来的焦灼 。

这时候再看 , 剧情的三角恋设定中 , 两个女主角真的在争男人吗?
如果爱男人 , 为啥不直接看男的社交主页呢?
甚至 , 在她们各自回顾往事的视角中 , 爱情部分也模糊不清 。
比如简庆芬当年明知何瑞之已有女友 , 但仍对他展开攻势 。

但要细究她动心的原因 , 却不是因为何瑞之本身的某些特质 。
而是他与张怡静谈恋爱的姿态:温声细语 , 无限宽容 。

甚至好友撺掇她将何瑞之抢过来 。
她的回答也是:
「人家很爱很爱他女朋友」
说白了 , 简庆芬想要的不是何瑞之 , 而是那样的爱情 。
于是她将爱情直接换算成了人 , 觉得同样的人势必也会给她同样的爱情 。

正如她自己所说 , 她是个得到机会就会抓住的人 。
所以 , 为了这样的爱情她可以隐藏自我 。
不合适的婚戒也戴得 。

不喜欢的生日蛋糕也吃得 , 且一吃就是十二年 。

再则 , 正因她不爱具体的人 。
所以她不将婚姻苦闷怪责丈夫 , 而只叹平凡 。
本质上 , 她的不快乐是失去了欲望带来的驱动力 。

她找回的方式 , 便是刺激爱情复燃 。
方法 , 是企图模仿曾经的情敌张怡静去刺青 。

纵然做不到 , 也仍忍不住去幻想 。
欲望的表现形式之一是模仿 。
你想要得到什么 , 便会不自觉地去模仿拥有它的人 , 让自己在举止上率先符合资格 。

而后期 , 简庆芬开始想要模仿与压抑之外的自我 。
可见 , 三角恋不过是其探寻自我的途径罢了 。

张怡静同样如此 。
她与何瑞之的定情事件 , 是一起爬山 。
坡陡路滑 , 张怡静又恐高 。
何瑞之朝她伸出手 , 想减缓她的恐惧 。
但二人的对话 , 也讨论了一个问题:
是有人陪伴不管是谁都好 , 还是非那个人不可 。
说白了 , 也是亲密关系和具体的人之间的选择区别 。

而张怡静的选择 , 连带着观众一起思考 。
中年张怡静面对的最大问题是孤独 。
这种孤独 , 来自背离婚恋主流的道路选择 。
路走得越远 , 被恐惧击败的同路人便会越多 , 周边也会越寂静 。

而整个社会的不断加压和隐性歧视 , 又让安静的空气更为稀薄 。
处境难上加难 。

更来自世事对其本真性格的磋磨 。
早期拒绝撒娇总是臭脸的张怡静 , 与后期助理口中「遇到过最好的领导」简直判若两人 。
反本真的社会化催熟 , 太过辛苦 。


这一切带来的疲惫感进一步放大孤独 , 让张怡静成了别人的情妇 。
这显然不是一个男人能解决的问题 。
甚至 , 饥不择食的选择还会加剧痛苦 。
不难发现 , 所有的雷点设定只是手段 。
这部剧企图探讨的东西 , 远不止此 。


写到这 , 感觉已经够内娱学个几年了 。
内娱的「雷点」 , 在人家手里成了亮点 。
甚至 , 含有相似雷点的内娱剧 , 经常连带演员演技也翻车被嘲 。
但台偶的演员 , 却已经今非昔比了 。
饰演简庆芬的林依晨 , 也是在内娱古偶里吃过亏的人 。
上一部剧豆瓣评分仅5.6 , 之后五年没拍剧 。




但回归台剧 , 又让人惊觉想起她不仅是收视女王 , 更是演偶像剧演到金钟视后的演员 。
即便是只有侧脸 , 对表情的控制也能相当准确地传达情绪 。

另一位女主许玮甯更不必多说 , 鱼叔之前专门写过她 。
从早年偶像剧中的最美花瓶女二 , 到近几年靠演技成功转型 。
明晃晃打脸「美女就是演技差」的有力证据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