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刚解禁回归,就翻车了?( 三 )



所以苔花的采茶女身份、喊山仪式、制茶过程等 , 都是为了让「茶」元素成为勾连观众想象的意象 , 让其意识到故事背后的传统内核 。
与之对应的 , 目莲也是一个颇具神性的少年 。
能与自然产生某种微弱的联系 , 所以才执着于用树唤醒母亲蒙尘的心 。
而不管是地狱式的传销场面 , 还是在山中经历的伤痛 , 也正是救母之路荆棘遍布的表征 。

同时这样的母子组合 , 又暗藏着父亲的缺位 。
所以又埋下一条寻父线 , 经由失踪的生父、懦弱的老钱、虚假的老板等几重父亲形象逐一垮台 , 继而完成少年成长的任务 。

可惜的是 , 传言该片在拍摄中途资金断裂 , 重觅投资不知是否造成表达上的让步与妥协 。
加之导演与专业演员的合作经验不足 , 影响了把控力 。
反而让影片开头设下问题后重心猛地偏移 , 变成割裂的山水片里讲传销 。
紧接着又似乎为了找补 , 为苔花按上了寻找自我的女性议题 。

就像片中一直强调「苔花如米小 , 想学牡丹开」的人物内核 。
苔花历经归属感丧失 , 如今只想做个独立自主的人 。
传销是她获得虚假重生的精神麻痹方式 , 也进一步倒映着她的孤独 。
与此同时也藏着创造者对关照更多受害者精神世界的呼吁 。

可惜 , 扭曲割裂的剧作让本就零散的主题更加散落 。
啥都讲了 , 但一个也没讲好 。
意不在酒而在山水之间的创作者 , 被迫抛却开头的山水人间与结尾的草木天堂 。
导致亲情爱情都流于表面未来得及深入 。
反过来造成所有人物行为失去说服力 , 观众也很难代入 。

而意图作噱头的传销部分 , 也因技法上的不熟练没有达到合格的商业化观感 , 一度有冗长之感 。
甚至连传销部分的结束 , 也不是因为目莲的努力 。
而是反派自曝后 , 引来了警察 。


如此妥协带来的畸形 , 让鱼叔不禁开始想 , 市场到底想要什么样的电影 , 观众又需要什么样的电影 。
是一切向钱看 , 无所不用其极地复制爆款 , 打造《孤注一掷》2.0?
还是保留作者性 , 让山水也能有一片自留地 。
这个答案鱼叔还有些模糊 。
唯一能确定的是 , 如今观众既未看到山水人情 , 也没瞧见黄金万两 。
闹剧过后 , 只有一个畸形的结果罢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