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热议人工智能产业新机遇( 三 )


  而在手术机器人展区,一台国产手术机器人正在模拟手术场景——高度灵活的机械臂、三维高清视野和人工智能辅助系统让更加精准、微创的手术成为可能 。
  “搭载人工智能系统的手术机器人可以让医生拥有更强的大脑、更精确的双眼和更灵活的双手,缩短医生学习曲线,让操作更精准、创口更小,患者的恢复也更好 。”微创医疗机器人集团常务副总裁兼首席商务官刘雨说 。
  人工智能+医疗,为人类健康事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可能 。
  “‘人工智能+医疗’可以提升医院效率和医生能力,而其最终目的是提升全民健康水平 。”国家卫生健康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一级调研员沈剑峰说 。
  大会上,工信部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全国累计开展骨科手术机器人、腔镜手术机器人等5G远程手术400多例,最远跨越5000公里,有力促进优质医疗资源惠及边远地区群众;AI智能影像分析产品赋能基层医疗,提升基层医生脑卒中等诊断水平,挽救患者生命……
  “‘智能+远程’医疗打破了技术和地域的时空壁垒 , 可以助力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 , 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好的医疗服务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王树新说 。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等新技术与医疗装备深度融合,健康中国建设全面深入推进 , 为医疗装备产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工业和信息化部总经济师高东升说 , 下一步将加快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
  更智能的医疗设备、更全面的网络互联、更具价值的人工智能应用……参展企业和专家学者纷纷表示 , 人工智能与医疗的融合在未来大有可为 。
  “要以高质量的科技创新推进医学装备高质量发展,为卫生健康新质生产力提供强劲动力,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全民健康 。”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于学军说 。
  (采写采访人员:徐鹏航 顾天成 周闻韬)
  具身智能大会:人工智能前沿成科技竞争新高地
  近日,首届中国具身智能大会(CEAI 2024)在上海举行 。作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前沿热点,具身智能正逐步走进现实,成为当前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
  “脑”“力”融合培育新引擎
  具身智能,即有物理载体的智能体 。1950年,“计算机之父”图灵在论文中首次提出具身智能概念,但之后具身智能并没有取得很大进展,究其原因主要是当时的机器学习算法及软硬件条件限制了其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蒋昌俊认为,如今,“得益于更先进的算法、海量的数据和成熟的软硬件平台 , 我们有理由相信,基于具身智能的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即将到来 。”
  “人工智能发展过程中,我们经历了从深度学习、大模型、ChatGPT到Sora,逐渐地逼近通用智能 。”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戴琼海表示,具身智能是物理世界通过传感器映射到数字世界,通过学习走向AI的一个重要场景 。具身智能的发展和落地应用,将带来前所未有的机会 。
  上海市2023年印发《上海市促进智能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创新发展行动方案(2023年-2025年)》明确提出,重点攻关具身智能等先进技术 。近期,上海市政府进一步明确,积极推进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的融合发展 。
  “当前上海正着力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迈进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骆大进表示,为此,上海将加快推进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关键技术和底层技术的攻关突破,努力打造人工智能领域的创新策源高地 。
  徐汇区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科创中心的重要承载区,打造了全国首个人工智能产业的集聚区 。今年的《徐汇区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以大模型驱动元宇宙、具身智能“两翼”跃迁发展,“脑”“力”融合,积极发展人形机器人产业 。
  据上海市徐汇区委常委、副区长俞林伟介绍,徐汇区近期率先在上海全市发布了《关于加快推进具身智能产业发展的扶持意见》,将重点支持关键技术攻关、鼓励开放协同创新、支持高质量孵化器建设、加快引进优质企业、鼓励总部机构落户等10项内容 , 最高补贴可达3000万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