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八百里秦川 王维哪一首诗描写八百里秦川



【引子】
几年前一次西安之旅,住在一家青旅里,听老板给刚来的游客介绍西安古城之名胜 。
他的这一套说辞已经沿袭了好几年,从来没有过更新换代 。有一位是画家的客人免费帮他在接待厅墙上画了一幅西安地图 , 老板就对着一个一个景点地讲,还要给人家安排路线 。
他讲的那些历史对我来说都不怎么新鲜,毕竟去西安之前我也是做足了功课的 。唯独一个地理上的词汇 , 成功吸引了我的注意 。
“八百里秦川” , 秦岭淮河这一条线是我国南北的分界线,但我也只是在高中地理课本上见到过秦川,还真没想到这一条山脉有八百里那么长 。
我同样也没有想到的,是秦岭在古代还有另外一个如雷贯耳的名字:
终南山 。

王维八百里秦川 王维哪一首诗描写八百里秦川

文章插图
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因此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 。绵延八百余里的秦川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同时也分隔了南北两地的人情地貌 。
今天就来看一首有关于终南山的诗,来自诗佛王维 。
王维八百里秦川 王维哪一首诗描写八百里秦川

文章插图
【诗篇】
【王维八百里秦川 王维哪一首诗描写八百里秦川】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
白云回望合 , 青霭入看无 。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

王维八百里秦川 王维哪一首诗描写八百里秦川

文章插图
【临境】
历史上写终南山的诗篇数不胜数,毕竟靠近长安,是享有盛名的一座山脉 。
孟浩然曾念给唐玄宗听“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这里面提到的南山就是终南山之称,那是初盛唐隐居的圣地 。很多有才之士在入仕之前就隐居在终南山积累自己的名气,后来这条路就被称为终南捷径 。
诗仙李白也同样到过终南山,他笔下的秦岭又是另外一番风采 。
“暮从碧山下 , 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 , 苍苍横翠微 。”这首诗也很有名气,是李白进京为官的三年间写下的 。
很巧的是,王维这首诗也是在公元741-公元744年这三年里写下的 。王维从政的后半期正如他自己所说,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隐居在终南山脚的山水之间 。
王维八百里秦川 王维哪一首诗描写八百里秦川

文章插图
王维和李白这时间都在长安,又都爱着终南山的美景,两人中间有没有碰撞出什么火花呢?
历史的记载是没有的,而且两人的关系好像还有些微妙,隐隐有各玩各的,互不交往的意思 。这些诗人间的关系其实也有学者专门考证过,还挺有意思,有机会会单独拿出来给大家分享 。
前面提到孟浩然和李白在终南山的诗歌 , 但最能打造终南山知名度的标签还是王维创造出来的 。毕竟,孟浩然、李白还有其他许多诗人,他们只是终南山的过客;唯有王维,是在那里买了别墅的常住居民 。
王维八百里秦川 王维哪一首诗描写八百里秦川

文章插图
【诵析】
这首诗的题目可谓开宗明义,先告诉大家我今天要写的是终南山 。
紧承着第一句,从大处着笔,介绍终南山在整个的宇宙时空中处于怎样的位置 。
太乙,也叫太一,是唐朝时候终南山的别名之一 。《元和郡县志》中记载:"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 。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 , 亦名中南 。"
高耸入云的终南山,是尘世间最为接近天宫的地方 。八百里秦川绵延不绝,一路沿着中原大地延伸到遥远的终极,大海之滨 。
后一句当然有所夸张,但也是盛唐诗的应有之义,如黄河入海流、月涌大江流、江入大荒流等句,哪个又不是夸张呢?
诗的颔联 , 王维将角度从云端上帝视角切换到了半山腰的第一视角 。
登山登到一半,回首望去:白云滚滚,已经淹没了来时的路 。再抬头呢?青霭茫茫,将峰顶一整个包裹在混沌之中,慢慢向云雾中走去,云雾便随人而退却 。
有过登山经验的读者应该都很能理解这两句的感受 。
王维八百里秦川 王维哪一首诗描写八百里秦川

文章插图
颈联,诗的视角再度广阔起来,从人间变幻到天上 。终南山占地极广,以至于中峰两侧在天文学上都不属于同一分野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