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亿春节档就有4部撤档,会抓情绪的“产品经理”全面胜利( 四 )


一个春节档 , 头部电影占八成票房 , 剩下的瓜分两成 , 这被业内称之为“二八法则” 。 但今年 , “二八法则”不复存在 , 头部电影已经占据了98%以上的市场和关注度 。 “没有给其他电影留下一点点生存机会 。 ”黄明明感慨 。
一个有些心酸的事实是 , 《我们一起摇太阳》的导演韩延最后一次登上热搜 , 还是因为对手贾玲的《热辣滚烫》片尾使用了主题曲《送你一朵小红花》 , 这和韩延执导的三部曲中的一部电影同名 。
不同于以往两部电影 , 韩延这次给了主角一个圆满的结局——有时候太阳也会睡着 , 只要意念不倒 , 太阳终有一天会被摇醒 。 但这个春节档对他而言 , 却没有这么温暖 。
春节档变好了吗?
整个12年间 , 春节档一直在发生巨变 。
2013年前 , 它还不能称作一个热门档期 , 并没有太多影片上映 。 但周星驰执导的电影《西游·降魔篇》 , 短短7天里豪取5.3亿票房 , 并将整个档期的总票房拔高至7.8亿元 , 直接带火了春节这个档期 。
因为当时制片进度的影响 , 《西游·降魔篇》只能赶在春节前后上映 , 准确来说 , 这是一个不得已的选择 。 但就是这样的偶然 , 创造了中国影史上最特殊的日子:“春节档” 。
后来 , 大厂们杀入电影圈 , 票补出现 , 点燃了这个档期 。 2015年春节档 , 《天将雄师》《钟馗伏魔》为首的大片率先通过票补砸出了市场空间 , 并迅速拉开和中小成本的差距 。 一部电影上映的前3天 , 仅猫眼一家就能补贴5000万元 。 最终 , 2015年春节档票房到了18亿 。
从2018年开始 , 春节档已经彻底变成国产电影的天下 , 观影也已经成为了一种春节刚需 。
来到今年 , 没有了高举高打的重工业大片 , 春节档第一梯队的影片几乎清一色主打喜剧 , 谁能最快速、最密集地用一个个“包袱”让观众笑出声来 , 谁就掌握了春节档最有效的武器 。 就算口碑很好的《第二十条》 , 内核是讨论正义和法理 , 也要用各种笑料做一层甜蜜的糖衣 。 黄明明觉得这无可厚非:“春节档不需要深刻 , 只需要直给——快乐就笑 , 感动就流泪 , 就完了 。 ”
而契合时代情绪的“关注自我” , 又成为今年春节档主流影片聚焦的主题——《热辣滚烫》里的杜乐莹 , 一直在传达要学着“爱自己”;《飞驰人生2》是中年人的热血 , 张驰再次登上巴音布鲁克拉力赛 , 只是想让自己再燃烧一次;《红毯先生》里天王刘伟驰陷入虐马争议之后 , 意识到自己在虚假人设里的疲惫和苍白;即便是动画电影《熊出没·逆转时空》 , 主角光头强也从伐木工变成为每天996的普通人 , 追求着世俗意义的成功 。
春节档渐渐成了寡头游戏 , 冠亚军两部电影 , 能占据60-70%的票房 。 不少业内人士都表达了对这种状况的担忧:健康的电影市场 , 春节档不能只靠一两部影片去支撑 , 而连续四部电影因回本无望而撤档 , 也并不是一个良性的信号 。

▲2024年春节档票房 。 图 / 猫眼专业版
回到观众这里 , 大家也似乎不再期待感受通过电影拓展自己情感、体验的盲区 , 只想获得算法、大数据精准喂养式的同频共振 。
知名影评人梅雪风在春节档的回顾中 , 表达了自己的担忧:“当大家对艺术最应该体现出的复杂、暧昧、以及冒犯 , 都开始丧失兴趣 , 甚至是觉得反感之时 , 也就是整个世界变得可怕的开始 。 ”
(应受访者要求 , 黄明明、张远为化名)
参考资料:
[1
《80亿票房 , 春节档踩在“爱自己”的时代情绪上》腾讯娱乐
[2
《当红:对话《红毯先生》导演宁浩》凤凰Weekly
[3
《“春节档”简史》壹娱观察
【80亿春节档就有4部撤档,会抓情绪的“产品经理”全面胜利】文章为每日人物原创 , 侵权必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