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本山坦言:“恨的从来不是小沈阳,而是踩着我上位的白眼狼!”( 二 )


小沈阳很幸运的是确实能够抓住机会 。

在得到赵本山的大力支持后 , 小沈阳的事业几乎是一帆风顺 。
他扮演《乡村爱情》中的王天来角色 , 在本山传媒的知名IP中赢得了“乡爱”粉丝的喜爱 , 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显得颇具知名度 。
随后 , 他更有幸被赵本山携上春晚舞台 , 参与表演小品《不差钱》 。

他在这部小品中扮演了一个“娘娘腔”的角色 , 穿着花花裙子 , 还梳着一头大背头 。
加上他那“诙谐幽默”的举止 , 只是站在舞台上都能引起观众捧腹大笑 。
观众们曾经对小沈阳的“诙谐”形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 这是在那场表演完成后发生的 。
小沈阳的出场费用在那场表演之后 , 甚至飙升到了惊人的50万元 。

当时 , 小沈阳事业蒸蒸日上 , 风光无限 , 已经成为圈内最受瞩目的明星 。
小沈阳在本山传媒最辉煌的时期 , 甚至多次为该公司创下了上亿票房 , 一度被视为本山传媒发展的最大功臣 。

站在高处的人往往容易忘记自己的起点 。

从辉煌到落魄在赵本山的指导下 , 小沈阳由一个默默无闻的人逐渐成长为圈内的重要人物 。
小沈阳被名利冲昏了头脑 , 开始对自己的恩师产生了一些不满 。
小沈阳对本山传媒的分配方式感到不满意 。

他有时为公司带来数亿的收益 , 但自己只能分到几千万 , 这是有点可怜了 。
小沈阳相信自己有能力 , 只靠接一些“私活” , 就能够赚到比这更多的钱 。 若仅局限于此 , 倒也无甚大不了 。
美好的憧憬与残酷的现实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

赵本山严格禁止他旗下的艺人接受私活 , 一旦发现违反规定 , 他们将不得不支付高昂的赔偿金 , 导致他们财产耗尽 。
门徒们心中对此颇有微词 , 但由于他们自己还需要依赖赵本山的发展 , 因此他们只能选择忍气吞声 。
小沈阳当时却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 , 总是在赵本山面前肆意妄为 , 甚至曾经将本山传媒搞得乌烟瘴气 。

如果我把它给了你 , 那么你的师兄弟妹们还能靠什么来维持生计呢?这其中涉及到的付出远不止你一个人 。
离开我 , 你就一无是处!是我让你红起来的 。
赵本山对小沈阳大声斥责 , 甚至导致小沈阳这位自尊心极强的人离开了本山传媒 。

小沈阳与师傅赵本山已经完全破裂了他们之间的关系 , 彻底决裂 , 互不来往 。
小沈阳若离开赵本山 , 他是否能够实现自己理想中的成功呢?
否定的答案 。

小沈阳离开本山传媒这个重要舞台后 , 他的事业几乎一败涂地 。
他再也没有人愿意关注 , 就连小沈阳本人也无法取得任何成就 。
2017年 , 小沈阳分别借了高达三千万的巨款 , 用来制作电影《猛虫过江》 , 甚至曾将此片视为自己的翻身之作 。

这部电影上映后表现糟糕透顶 , 不仅票房惨淡 , 连豆瓣评分都跌至了可怕的“3.7” , 实在是一场彻底的失败 。

小沈阳光是赔钱就足够让他蒙受损失很长一段时间 , 更不用说能回本了 。
小沈阳在这场“翻身仗”中遭受了惨重打击 , 甚至一度不得不退出娱乐圈 , 情况之惨可谓举世罕见 。
小沈阳的悲惨境地让赵本山几乎无法产生任何怨恨之情 。

他所憎恨的 , 是那些在背叛他之后 , 却依然过得很好的人 。
从“跟班”发迹范伟不再受我喜爱 。
在一档综艺节目中 , 赵本山毫不掩饰对他的前搭档范伟的不满情绪 。

至于原因 , 说来也简单 , 范伟曾经被他大力栽培 , 然而却在赵本山事业正蒸蒸日上的时候背叛了他 。
范伟在1993年与享誉东北的二人转之王赵本山机缘巧合地同台演戏 , 当时他并不知名 。

赵本山看到他为人老实 , 且能力不错 , 对表演安排都能无条件听从 , 所以才跟他合作 。

1996年至1998年 , 赵本山三次邀请范伟参加春晚 , 这样的殊荣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享有的 。 范伟之所以获此殊荣 , 全凭赵本山对他的信任 。

范范伟在登台表演时 , 的确没有让赵本山失望 。
尽管范伟只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配角 , 但凭借着实实在在的才华 , 他在春晚舞台上也赢得了一些认可 。
一提起赵本山 , 观众就会想到经常和本山老师形影不离的范伟 。

尽管名气不是很大 , 但对当时的范伟来说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光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