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中年人,大翻身的时代来了( 二 )


这个初中都没念完的亲戚,能在上海拥有6套房子,靠的是什么 , 当然和他个人的聪明、努力分不开,但更重要的是,他遇到了地产行业野蛮生长、高速发展的历史机遇 。K哥本人也是行业发展的获利者,作为一个资深互联网人,从赚高薪,到拿期权 , 再到做上市公司的技术高管 , 我几乎吃遍了互联网行业10多年高速发展期所有的红利 。
在那样的红利期,做对的行业(或行业周边 , 像我亲戚做的房产中介)你只要敢打敢拼敢冒险,就不会被锁死,就存在无限可能 。尽管当中也有风险(这种风险往往不是不可规避的系统性风险),但更多的是机会、机遇和对你胆识和行动力的回报 。
2、确定性,带来稳定回报
腾讯成立于1998年;阿里成立于1999年;百度成立于2000年;就连互联网后起之秀TMD中 , “资历”最浅的拼多多也已经成立8年多了 。这些巨头们,早已经穿上帅气西装,把头发梳成大人摸样,草莽般地“打打杀杀”已经不是他们的主要诉求,他们要的是护城河、稳增长和确定性 。尤其在当前环境下,追求稳定发展,安全过冬,更是识时务的他们,所积极追求的 。
也正因如此,我们经常看到大厂收缩业务线,降低容错率,把一些不能带来现金流或不能自我输血的项目和部门,毫不留情地挥刀砍掉 。有数据显示,2021年以前,互联网的一些头部企业,每3-5年员工人数就能翻一番或翻几番 , 但最近两年这些企业的在册员工数量 , 却在不断收缩和下滑 。
不管是主动裁员,还是被动人员流失,都说明一个问题,互联网行业为了扩张,而狂揽人才的阶段已经成为过去时 , 有闯劲、敢折腾的年轻人也许不再是这些企业的心头好 , 反而成熟持重、稳定高效的中年人 , 才是他们这一阶段最钟意的“Mr.Right”。
03职场中年人,提供哪些“确定性”?1、丰富的社会经验
经验,通常意味着一个人更理解行业规则、生态,更清楚用户的需求,更懂得和周围的人协作配合 , 可以更快、更有效率地输出价值,作出贡献 。这种优势,在人才“供大于求”的阶段更为明显 。如果一个人以前在某一领域有过成功的经验,企业自然会相信他以后也能做好类似的工作或项目 。
这种可以复制的经验 , 中年职场人身上无疑会更多 , 而那些不具备相关优势,试图通过“我可以学”来打动雇主的温情故事 , 可能会越来越少 。因为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可以学”和“我只想活”是存在冲突的,除非雇主的底子还很厚 , 或者年轻人其他方面的优势太吸引人,否则“存粮过冬”的阶段的企业,大概很少再有以前试错、容错的胸怀和雅量 。
2、广泛的行业人脉
所谓人脉,其实也是通过时间的沉淀和累积而成 。在职场中摸爬滚打多年的职场老人们,有更丰沛的同学同事、朋友故旧、合作伙伴等人脉资源,当中也不乏互动频繁 , 甚至互相帮助的“有效关系” 。K哥有时候翻我的通讯录和朋友圈,就觉得怎么会认识那么多人,几乎每个互联网头部企业中,都有我以前的同事或下属,有时候我在写文章或做方案时,需要个什么数据或了解某方面的情况,几乎发条微信就能搞定 。职场中年人类似这样的资源,绝不是年轻人一时半刻、熬夜加班所能拥有的 。
3、职业化程度高
相对年轻人来说,职场中年人往往被“驯化”得更彻底,毕竟他们在职场沉浮的时间更久,吃过猪肉,也看过猪跑 。更明白职场的伦理和底线,也更懂得换位思考 , 知道站在领导的位子上会期望什么的反馈和结果 。而这些恰恰就是一个人高度职业化的体现 。如何响应领导的需求,以什么方式获得他人的协作,在自己的位置上该交付什么样的成果 , 这一切对资深职场人来说,都更驾轻就熟,省去企业和管理者更多的管理成本或沟通成本 , 而且效果和交付也会更稳定,更让人放心 。
4、技能更精湛
任何人做一件事,只要经过一万小时的锤炼,都能从普通人变为某一领域的顶级人才 。这就是著名的“一万小时定律” 。当然“一万小时”只是个概数,而能不能成为顶级人才也还要看其他的各种条件 。但这个定律反映的熟能生巧的道理 , 却是真实客观的 。
同样的事情,做得更久的人通常会比新手更熟练,更少出错 。对某项工作的认知程度也会更深 , 遇到问题或Bug的时候,处理和应对的方法也会更丰富更专业 。他们的效率和技术底蕴,可能都是年轻职场人短时间内难以追赶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