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进入倒计时,求这4位春晚混子求收手吧,别再羞辱观众智商了( 二 )


他们的作品 , 始终保持着幽默和讽刺社会现象的平衡 。

然而 , 如今越来越多的“小品”只为了搞笑而搞笑 , 只为了恶搞而恶搞 。

甚至还将小品偏离搞笑和讽刺的重心 , 变成了教育的手段 。
这样的作品真的会有年轻观众喜欢吗?

或许 , 春晚的导演多年来选择孙涛 , 也是出于为整个节目考虑 。
毕竟 , 孙涛多年来始终“无功无过” 。

他的出现或许可以平衡其他节目的风格 , 给观众带来稳定的观赏感受 。
无论如何 , 孙涛的连续登上春晚舞台 , 也成为了春晚历史上的一段佳话 。

二、蔡明
“春晚钉子户”蔡明 , 家喻户晓的小品演员 。

1990年和陈佩斯、朱时茂合作的《普拉蒂尼的头发》一经亮相 , 火遍全国 。
精湛的演技加上惊人的创意 , 让她在1991年踏上了春晚的舞台 。
按理说 , 蔡明算是个“德高望重”的老前辈 , 绝不是什么“混子”之流 。

然而 , 她被冠上春晚“混子”的名头 , 还真不是“空穴来风” 。
不知是何原因 , 蔡明饰演的角色总是“浓妆艳抹” , 亦或是“扮丑” 。

虽说“扮丑”是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 可这终究只能图一时新鲜 , 不能长久 。
而蔡明却将这事当成了“看家本领” , 在“扮丑”的路上一条路走到黑 。
就算已经62岁的“高龄” , 她却依旧在“装嫩” 。

扮演十多年了 , 一点变化都没有 , 不知道的还以为自己“穿越”了时空 。
当然 , 这些都不是重点 。
重点是她身上少了小品演员最重要的品质 , 新意 。

不管是什么小品 , 不管是什么角色 , 总能听见她尖锐的笑声 。
除此之外 , 包袱她也抖不出什么“新意” 。

总是把一些“陈年老梗”当作潮流 , 让年轻网友看得尴尬不已 。
甚至已经有网友“预测”了蔡明在今年春晚上抛的梗 , “公主请上车” 。

还有一些网友担心 , 这些“老艺术家”在舞台上“尬演” 。
无论是“尊嘟假嘟” , 还是“恐龙抗狼” , 这些“烂梗”刷的次数多了 , 都看烦了 。

回家过年 , 好不容易得个清闲 , 结果春晚再把这些东西“搬上来” , 更难受了 。

梗这种东西 , 就算是年轻人也是“偶尔”玩玩 , 不会搬上台面 。
可这些“老前辈”这些年搬出来的“烂梗”已经不少了 , 蔡明尤其是“重灾区” 。
所以 , 网友的担心并非“空穴来风” 。

还有 , 不知是何种原因 , 近些年来 , 小品总是朝着“升华”的方向发展 。
本来看小品就是图个轻松 , 最后非要搞一些“不明所以”的升华 。
上升得好 , 作品封神 , 上升的层面不够 , 顿时就成了“不可回收垃圾” 。

蔡明在小品经常“怼人” , 在年轻人看来 , 这种带着“说教”的形象 , 没人喜欢 。
演出风格“僵化” , 角色形象不讨喜 , 作品内容没有新意 。
结合了以上种种缺点的蔡明 , 沦为春晚“混子” , 是无可避免的事情 。

三、潘长江
潘长江 , 这位曾在春晚舞台上大放异彩的喜剧演员 , 如今却面临着口碑下滑和观众抵制的局面 。

潘长江与黄晓娟等合作的小品以其独特的喜剧效果深受观众喜爱 。
然而每次一高一矮的组合登台 , 潘长江扮演的角色就不言自明 。

这种千篇一律的定式表演方式 , 再加上他身高上的优势被反复利用 , 很难再取得更好的喜剧效果 , 也让观众产生了疲劳 。
而真正让潘长江彻底失去民心的 , 还是他在直播带货中的不当行为 。

一场“潘嘎之交”的直播中 , 他夸张吹嘘商品引发哄堂大笑 , 但随后“卖假酒”的事件爆出 , 让他的形象跌入谷底 。

原本还沾沾自喜的赚外快方式 , 反而成了春晚老艺术家“晚节不保”的证据 。
在名声日益恶化的情况下 , 很多观众开始公开抵制潘长江参加春晚 。

从最引人注目的笑点制造机 , 到无人问津的过街老鼠 , 潘长江在春晚的地位跌宕起伏 , 让人不免感叹 。

事实上 , 潘长江和他的老搭档蔡明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表演方式陈旧 , 难以融入当下的喜剧审美 。

春晚这个舞台需要不断涌现新人和新作品 , 才能在给观众带来欢乐的同时 , 也展现时代特征 。

否则 , 就算是最有表演功底的艺人 , 也很容易被新锐的喜剧演员超越和取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