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相色谱仪操作及原理,第一台液相色谱仪器是哪一年发明的

液相色谱仪操作及原理
液相色谱仪是利用混合物在液-固或不互溶的两种液体之间分配比的差异,对混合物进行先分离,而后分析鉴定 。广泛应用到生物化学、食品分析、医药研究、环境分析、无机分析等各种领域 。高效液相色谱仪与结构仪器的联用是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 。
液相色谱仪工作原理:统由储液器、泵、进样器、色谱柱、检测器、记录仪等几部分组成 。储液器中液相色谱仪的流动相被高压泵打入系统,样品溶液经进样器进入流动相 , 被流动相载入色谱柱内,由于样品溶液中的各组分在两相中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 。
在两相中作相对运动时,经过反复多次的吸附-解吸的分配过程,各组分在移动速度上产生较大的差别,被分离成单个组分依次从柱内流出,通过检测器时,样品浓度被转换成电信号传送到记录仪,数据以图谱形式打印出来高效液相色谱仪主要有进样系统、输液系统、分离系统、检测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 , 下面将分别叙述其各自的组成与特点 。
【液相色谱仪操作及原理,第一台液相色谱仪器是哪一年发明的】

液相色谱仪操作及原理,第一台液相色谱仪器是哪一年发明的

文章插图
第一台液相色谱仪器是哪一年发明的1960年代,为了分离蛋白质、核酸等不易汽化的大分子物质,气相色谱的理论和方法被重新引入经典液相色谱 。1960年代末科克兰、哈伯、荷瓦斯、莆黑斯、里普斯克等人开发了世界上第一台高效液相色谱仪 , 开启了高效液相色谱的时代 。高效液相色谱使用粒径更细的固定相填充色谱柱,提高色谱柱的塔板数,以高压驱动流动相 , 使得经典液相色谱需要数日乃至数月完成的分离工作得以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完成 。1971年科克兰等人出版了《液相色谱的现代实践》一书,标志着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正式建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