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三万里》:为何有人看到郁郁不得志,有人却看到职场机会?

【《长安三万里》:为何有人看到郁郁不得志,有人却看到职场机会?】《长安三万里》:为何有人看到郁郁不得志,有人却看到职场机会?


热映的《长安三万里》掀起了一股唐诗热 , 国学热 , 人们看到了初唐盛世的绚烂和战时此起彼伏的颠簸;当然也有人觉得全片都是李白的郁郁不得志 , 空有凌云志 , 难以施展抱负 , 一生起起伏伏潦倒不堪 , 纵然留诗千万首 , 脍炙人口 , 名篇层出不穷 , 但终究还是难以施展其政治抱负 , 为国效忠 。
包括高适 , 人们也只看到其早年报效国家无门 , 中年困境 , 难以施展抱负 , 直到晚年才在一次不是机会的机会中得以把握时机 , 最终到了中丞之位 。 如果仅仅是看这种表象 , 那么观影的效果也就是大打折扣了 。 其实延伸一步 , 为何李白空有才学 , 又有抱负 , 就难以得到施展呢?要说朝廷求贤若渴 , 各种举贤机制还是不少的 , 虽然说寒门无捷径 , 更多还要靠自己的努力 , 而能够有一个努力的门路 , 本身就是不错的选择 。 就如同如今的高考制度 , 对于大多数寒门学子来说 , 高考机制还是相对公平公正的机会 , 举贤不仅仅要看能力 , 还要看是不是有政治头脑 。
李白虽然才气逼人 , 风流洒脱 , 但狂傲不羁 , 天马行空 , 呼朋唤友 , 终日以酒当歌 , 试想多少上位者又愿意启用这样的职场人士?这样的人才的政治抱负又有多么长远?如何治国安邦?调教一方?文人治国 , 武人安邦 , 长安三万里里的李白尚有一身武艺 , 但即使如此 , 在政治立场和作为方面 , 显然太稚嫩了 。
盛世当作为 , 李白的报国之志无人怀疑 , 但凌云志 , 需要真正的政治才能去完善和推进 , 李白名篇诸多 , 多少郁郁不得志 , 多少狂妄不羁 , 多少饮者留名 , 本有机会 , 奈何无法把握 。 李白最终潦倒一生 , 最终也沦为求道求永生的一世悲凉 , 徒奈何?
在职场之中 , 类似的人是不是也似曾相识?郁郁成疾的有之 , 抱怨不公者有之 , 总觉得别人都是靠钻营 , 靠关系 , 靠溜须拍马等等而上;但真正轮到给自己布置工作时 , 种种推脱 , 种种不情愿 , 种种抱怨 , 就是无法很好地完成 。 我们常说 , 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 高适为何晚年得以重用 , 因为在机会来临的时候 , 他把握住了 , 而且德以配位 , 才以辅位 , 因为本身的能力和才力支撑其可以承担 。 才能最终到了中丞之位 。
回眸岁月 , 高三十五也面临了诸多的困苦和不如意 , 也有失望和蹉跎 , 也有无奈和彷徨 , 但并没有放弃 , 一直在坚持 , 一直在等待 , 即使做一名随军记事(掌书记) , 也做得勤勤恳恳 。 天宝十一年 , 杨国忠接过了宰相的大印 , 高适到名将哥舒翰麾下任参谋 , 随军进入凉州 。 那一年 , 他四十九岁了 , 已经两鬓斑白 。 公元756年 , 高适随哥舒翰把守潼关 。 当潼关被安禄山军队攻破的时候 , 高适没有片刻犹豫 , 他快马加鞭 , 一路狂奔 , 把战场详情报告给逃难中的唐玄宗 , 并对失利原因、战场形势做了深刻分析 。
第一手资料永远都是最宝贵的 , 唐玄宗对高适十分赞赏 , 就留在身边担任高参 。 不久后 , 太子李亨在灵武即位 , 就是唐肃宗 。 当时 , 永王李璘拉大旗作虎皮 , 图谋独霸江东 。 这货自己作死也就算了 , 还拽上了在庐山看瀑布的李白 。 李白误以为是建功立业的良机 , 热血澎湃 , 一口气写了十一首诗 , 为永王摇旗呐喊 。 这显然就是李白的政治不成熟 。
当时 , 高适奉旨讨伐永王 , 当上了淮南节度使 。 此后 , 高适甲胄在身 , 转战沙场 , 参与解救睢阳之围、平定蜀中之乱、牵制吐蕃兵力 , 战绩有胜有败 , 官职或升或降 。 六十岁的时候 , 他担任了剑南节度使 。
从“二十解书剑 , 西游长安城”的万丈雄心 , 到“如今书剑老风尘”的百感交集 , 他经历过穷困潦倒、壮志难酬、投笔从戎、戎马倥偬、叱咤风云 。 高适走过最崎岖的人生之路 , 唱过最豪迈的边塞诗歌 。 他以风骨凛然的诗歌名满天下 , 又以驰骋沙场的战功得以封侯 。 《旧唐书·高适传》:“有唐以来 , 诗人之达者 , 唯适而已 。 ”
人生任何时候都没有太晚 , 只要开始了就是尽早 。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 长久的积蓄能量 , 是为了一场惊天动地的喷发 。 在职场之中 , 何尝不是如此?任何的抱怨解决不了问题 , 任何的蹉跎都是岁月的痕迹 , 任何的不满和愤懑最终也会化为尘埃 。 职场中 , 恃才傲物是大忌 , 胸无点墨是慵懒 , 怨声载道是不满 , 勤勉踏实才是根基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