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唱歌伤嗓子


怎么唱歌伤嗓子

文章插图
1.在唱歌过程中 , 有些人无节制的过渡用嗓,这很容易造成对发声器官的损害 。
特别是在睡眠不足或休息不够的情况下,滥用嗓音就出现声音和器官上的反应 。
如:出现不同程度的声音沙哑 , 甚至失声 。
滥用嗓音可出现运动过渡性粘膜充血、水肿,甚至粘膜下出血,发声功能失调性声门闭合不良和精神心理方面的疲劳 。
这种损伤如得不到及时的治疗,可造成声带肥厚和声带息肉等病变,失去演唱能力 。
2.初学者练唱宜用中等音量,多练自然声区(中声区),待自然声区相对巩固后再逐步扩展音域 。
练唱可分多段时间,每次掌握再15一20分钟 。
练唱时要保持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 , 以呼吸支持发声,以后可视具体情况逐步延长练唱时间 。
练唱时还要注意倾听、分辨自己发声的正误,随时调整各个器官的协调运动,使它们始终处于正常状态 。
练唱前后 , 不宜吃过冷过热的食物,特别是练唱或剧烈运动后 , 咽喉部血管扩张,血液循环旺盛,称为“热嗓子”,如在此时喝冷饮 , 喉部突然受到冷的刺激 , 血管骤然痉挛收缩阻碍血流,引起咽喉肌肉的伸缩失调 , 导致声嘶或失声 。
如嗓音出现异常,应及时就医治疗 。
3.除了在唱歌时注意方式方法,嗓音的保护与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规律、饮食习惯和体力锻炼等夜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
我国著名京剧艺术表演艺术家梅兰芳先生在个人的嗓音卫生与保健上有一套完善的方法,他曾精练地概括成以下几点:“精神畅快、心气平和、饮食有节、寒暖当心、起居以时、劳逸均匀、练嗓保嗓、学贵有恒、由低升高、量力而行、五音饱满、唱出剧情 。
”由此可见,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嗓音保健有着重要作用 。
在日常生活中,睡眠不足会导致血液中的酸性物质增多,引起喉肌疲劳,除了生活要有规律和保证必需的睡眠时间外,个人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体质,积极参加适当的体育和劳动锻炼,增强抗寒抗病能力,预防感冒和呼吸道疾病,保持身体健康 。
同时,体育锻炼能帮助扩大肺活量 , 增加肌肉的弹性 , 有利于歌唱时的气息控制 。
在保持身体健康的同时 , 要注意心理的健康 。
情绪变化是人心理状态的反映 。
情绪稳定,心情愉快,说明中枢神经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意味着机体内各脏腑之间是协调的 。
整个身心处于积极向上的状态,它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抗病能力,使人健康长寿 。
反之,情绪波动、过度焦虑、生气,可引起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生病衰老 。
这对嗓音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
中医学常说“暴怒失音,恸泣失声”正是最好的说明 。
为此 , 我们要加强自身的修养,正视现实、克服困难、豁达大度、保持愉快的情绪,以利于身心的健康和嗓音的保健 。
4.下面分享几个唱歌正确发声及嗓子保养的方法 。
1、喉部按摩用拇指和食指按住喉结两旁上下移动 。
指压力量以感觉舒适为度,不可用力过大,每次约2-3分钟 。
2、毛巾热敷把毛巾用热水浸透后拧干敷在颈部(温度以不烫伤皮肤为宜),反复数次 。
以上保健法可以增进喉部血液循环,消除疲劳,增进分泌,减少咽干、喉痛 , 以及练唱后喉部不适等 。
3、吹唇练习双唇闭合后,用微弱而均匀的气流吹动闭合的双唇,使之弹动发出清晰的嘟噜声,也称为弹嘴皮练习 。
4、哼鸣练习牙关松开,双唇轻闭,喉肌放松,用微弱而均匀的气流发出单纯的哼音 。
5、气泡音(也称水泡音)练习头部端正,双眼平视,张嘴松开牙关 , 用少量微弱均匀的气息平稳地从松弛的声带吹出,发出连贯的气泡音 。
以上3、4、5、条练习对于声带振动的平衡、发声器官与呼吸器官的协调、增加声带的肌肉力量有一定的作用,还可以锻炼均匀呼气的能力 。
这些练习对于声带闭合不良或闭合过强等嗓音病变,均有一定的预防和治疗作用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