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文章图片
电影《拆弹专家3》要来了 。
在文字中证道 。 ——唐泪
这部电影也算是千呼万唤 , 系列第一部上映于2017年五一档 , 票房破四亿 , 系列第二部上映于2020年贺岁档 , 票房破十三亿 。
拆弹本身就有天然的紧张感 , 再结合港式动作和罪案 , 一个故事即可成型 。
而刘德华似乎摸到了港式商业电影的票房窍门 。
在上个十年 , 他的商业票房成绩 , 曾经长期徘徊于一亿至四亿区间 , 后来在2019年 , 凭一部重启的续集电影《扫毒2:天地对决》冲破十亿 , 次年《拆弹专家2》再创全新票房纪录 。
一扫阴霾 , 扬眉吐气 。
一路狂飙突进 。
从香港红磡海底隧道 , 到香港机场、国金中心、青马大桥 , 邱礼涛似乎在这个系列里释放了具破坏力的天性 , 还次次把主角炸死 。
刘德华在电影里则堪称上天入地 , 救人、救猫、救己 , 颇有点超级英雄的风范 。
而继《拆弹专家2》里断腿、失忆和黑化、重生之后 , 接下来又将如何?
电影《拆弹专家3》的梗概如下 , “为保护地球 , 科学家设计太空核爆改变陨石轨道 , 引发了电磁脉冲 , 受影响城市停电三天 。 偏激狂徒连世民于停电期放置炸弹 , 阻碍城市生活不能恢复 。 拆弹专家江海生凭经验与传统技术 , 不顾安危 , 誓要解除城市危机 。 ”
继续沿用了核爆这个概念 。
不过这一次的核爆 , 并非犯罪行为 , 而是带有现实科幻意义的剧情 。
编剧创意大概来自大众常见的创想 , 比如有小行星撞击地球 , 人类在太空引爆核弹 , 核弹爆炸产生的能量波会穿透小行星 , 导致小行星的表面发生爆炸 , 从而影响小行星在太空中的正常运行轨迹 , 以避免最终撞击的灾难结局 。
这个题引 , 已经跨入了科幻领域 。
这或是刘德华出演《流浪地球2》带来的启发 。
虽然编剧一栏里没有刘德华的名字 , 但作为该系列电影的监制和主创人员 , 渗透一些自己关于剧情方向的思考并被采纳 , 理所当然 。
而这种方向 , 也可以视作香港电影在视觉层面的一种尝试 。
虽然港式警匪动作电影 , 几乎可以算得香港电影的最后一块招牌 , 但即便以1986年的《英雄本色》为起点 , 陆续就有《喋血双雄》、《跛豪》、《五亿探长雷洛传》、《暗花》、《暗战》、《无间道》、《门徒》、《窃听风云》、《扫毒》、《寒战》和《无双》、《怒火·重案》等多部电影面世 。
观众似乎已经有审美疲劳的表现 。
这当然是常态 , 因为同一套理论、同一个模式反复呈现 , 任谁也无法一如既往地保持兴趣 。
所以在保持传统优势的同时 , 香港电影也必须要求新 , 需要寻找到更优化解 。
比如我们可以看到 , 定档待映的电影《扫毒3:人在天涯》预告片 , 出现了战斗机轰炸的场面 , 《金手指》和《海关战线》的预告中 , 都出现了疑似战争场面的镜头 。
这部《拆弹专家3》 , 在这个层面而论 , 或就将走得更远 。
太空核爆 。
无疑是可以令想象力和视觉效应得到空前释放的场景 。
首先可以渲染陨石抵达地球的倒计时氛围 , 用令人惊惧的末世感抓住观众 , 而后是跨越国别的科学界执行团队联盟 , 经过周密计算和缜密分析 , 而核爆引发的电磁脉冲无巧不巧 , 刚好会干涉到香港 。
这个引子就成了 。
电磁脉冲的破坏力 , 是有现实经验的 。
1962年 , 美国在约翰斯顿岛上空40公里处进行核试验 , 结果在距离爆心1300多公里的夏威夷岛上 , 几百个防盗铃误响、几十条街道的路灯故障、短波通信中断、雷达屏幕亮点故障、供电系统保险丝烧断、电器元件烧坏和绝缘层被击穿 , 种种乱象 , 不一而足 。
也就恰如《拆弹专家2》的开场 , 地铁运输核弹 , 继而相撞、炸掉整个机场 , 爆炸掀起的巨浪向四面八方蔓延 , 在现有技术手段下 , 这种视效可以做到足够震撼 。
这其实也就是商业电影的聪明 , 而观众则永远吃这一套 。
反过来讲 , 电影最怕的是两头不到岸 , 比如叙事晦涩至不明所以 , 场面貌似宏大却一触即收 , 要商业不够商业 , 要文艺又不够文艺 , 就像《风再起时》之死 。
推荐阅读
- 人口红利|专家称促进老年人再就业,释放人口红利,网友:我要帮爷爷找工作
- 刘德华|刘德华新片《拆弹专家3》正式启动,张颂文有望加盟大家期待吗?
- 幼儿园|专家预测:出生人口或“跌破800万”,会造成哪些影响你知道吗?
- 绿松石|读完这个就是翡翠专家了
- 涂磊|从“情感专家”到“伪君子”,涂磊走到今天究竟怪谁
- AI换脸冒充好友诈骗430万,听听网络安全专家们怎么说?
- |港影:《新警察故事2》,谢霆锋掌镜并与成龙共演,难度几何?
- |港影:《叶问5》携木人桩再临,甄子丹食言而肥?
- 刘德华|港影:《扫毒3:人在天涯》,没有刘德华助阵,票房结局将如何?
- AI专家:人工智能将在几年内取代八成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