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了书的毒

|中了书的毒

文章图片

|中了书的毒

文章图片

|中了书的毒

文章图片

|中了书的毒

文章图片

|中了书的毒

文章图片


最初的凝視 , 源于疑问 。 书叶初雪般洁净 , 蝉翼般轻薄 。 时光偏爱 , 定格在书成之时?若不是版权页清晰印着“一九四九年八月北京初版” , 谁能猜出书龄已是七十有余?不是古籍 , 却有古籍书叶“纸寿千年”的柔韧固执 。 什么样的文章才能与寿千年的纸张辉印?

偶然的品读是收藏的綠起 , 越深读越沉迷 。 毛泽东最初读的四书五经 , 之乎者也 。 白话文尚未普遍之时 , 中国传统教育做底的毛泽东 , 以白话文将深刻说得直白易懂 , 如邻里言谈般轻松 。 “没有调查 , 没有发言权” , 不被时光淡去的观点 。 落在何处都是熨帖 , 不为时间褪色 , 越经历越是清晰深刻 。 创业如是 , 工作如是 , 学习如是 , 生活如是 。 唯有叹服 , 唯有臣服 。

“我是中了书的毒 , 离不开书 。 ”1972年毛泽东在会见外宾时所言 。 在随手的翻阅中突然闯入眼帘 , 瞬间收藏《毛泽东选集》的念头喷薄而出 , 一发不可收 , 历时二十七载不曾更改 。 收藏念起 , 红尘喧嚣远去 , 灯红柳绿黯然 。 旧书市场长长书摊前的寻觅是最大的欢喜 。

旧书集市开门的日子 , 是不肯错过的奔赴 。 天寒地冻有时 , 风雨交加有过 , 不能迟缓前行的步履 。 曾在缕缕不绝的冬雨中穿梭寻找 , 冻僵了脸颊湿透了衣襟 。 遥遥看到远处书摊上熟悉的《毛泽东选集》红色封面 , 瞬间就焦急 , 拥挤人群中艰难加速穿行 , 只恐别人抢了先而失之交臂 。 书籍拥入怀 , 方是安心 。 待到下个书市再次寻觅 , 依然鼻音浓重 。

不肯错过遇见的每一册文集 , 被高价砍过 , 被拒过 。 最为遗憾 , 是曾经的失之交臂 。 偶遇一套选集 , 摊主再三强调 , 只可看展示的页面 , 不可触碰 , 不可近观 。 守候到书市结束 , 依然无缘得见 。 后来一直寻找 , 终未再遇 , 实为憾事 。

飞鸟衏泥 , 今天一本 , 明天三本……藏量从个位、十位、百位、千位 , 缓慢而不停地增长 。 不停的脚步寻找书缘 , 走遍云南省内旧书市 , 无论大小 。 不同的旧书场从陌生到熟悉 , 见证旧书摊主从陌生到熟悉又从陌生再熟悉的更替 。 自己前往寻找到摊主帮忙预留 , 寻找的目光实体书摊拓展到网络 , 一个人的孤单寻找到熟悉朋友看到《选集》立刻电话通知 , 寻找的路一走就是数十年的光阴 。

【|中了书的毒】收藏的《毛泽东选集》 , 竖排版、横排版 , 繁体字、简体字 , 各个不同 。 将很多人拒之门外的繁体字 , 读着常迷路的竖排版 , 并不鲜见 。 不同时期的版本 , 不同字体不同排版 , 凝聚着时代的变迁 。 不同的纸质无声解说着出版地的不同 , 各地经济、环境的差异分外醒目 。 友人赠送的签名本 , 单位奖励的奖本 , 不同会议的纪念本 , 刻画着心里的光 , 烙印时代烙印岁月流转 。

《毛泽东选集》藏量缓慢且不断地递增 , 直到总数破万 。 简单的数字 , 见证二十七年追随寻觅 , 对收藏也有了自己的解读 。 每本藏书都有寻找的记忆 , 不同的书本经历 , 收藏者一品再品的不同感悟 。 收藏 , 仅是藏而已?修之于身方是藏之所归 。

华夏千百年 , 永久且千古不能变动的名言 , 多乎?且看当今创业者众 , 无资金、无团队、无利器是创业之初的相同窘境 , 创业成功者几何?创业无获者几许?如何走向成功?不仅是创业者共同的追问 , 也是芸芸众生从未间断的叩问 。 回顾历史 , 最大的创业 , 该是建国!最大的成功 , 应是建国!新中国的建立何尝不是最成功的创世?走向繁荣的艰辛何人不知?《毛泽东选集》亦是不世出万古长新的永言 。 不同时期不同角度的解读 , 皆是超越时间的预见和可行 , 可开疆拓土可持精守成 。 创业的拓土 , 同样类似彊域的建国 。 创业者芸芸 , 何曾叩问自心 , 启程之时是急于成功而匆忙奔跑还是在永言中寻找清醒的成功路途?创业之时 , 守成之际 , 在《毛泽东选集》中寻路又何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