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当一家 260 亿美元的巨头,还是决定离开中国

社交|当一家 260 亿美元的巨头,还是决定离开中国

文章图片

社交|当一家 260 亿美元的巨头,还是决定离开中国

曾经很有希望 , 但最终还是无力离场 。
「缓刑」2 年之后 , 领英(LinkedIn)中国终于还是宣布将退出中国 。
5 月 9 日 , 领英中国公众号对外正式宣布 , 其中国本土化求职招聘平台「领英职场」将于 2023 年 8 月 9 日正式停止服务 。
在官宣信上 , 领英称 , 「『领英职场』始终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市场 , 竞争和宏观经济环境带来的挑战 , 这使我们最终做出了停止服务的决定 。 」
实际上 , 早在 2021 年 10 月中旬 , 领英中国便有过一次关停传闻 。 彼时 , 在一份领英中国对外发布的声明中 , 宣布关闭领英中国服务 , 并推出一个没有互动社交功能的招聘平台「In Jobs」 。 这一举动被误解为领英中国即将退出中国 。 虽然 , 当时领英中国也有辟谣传闻 , 但今天看来 , 两年前的这些战略调整早就写好了结局 。
作为全球职业社交的鼻祖 , 自从 2004 年进入中国以来 , 领英便试图以本土化的路线进军中国市场 , 9 年来 , 在经历无数摸索与调整之后 , 这条道路最终还是以失败而告终 。




01 9 年本土化 , 却「困于高端」

进入中国市场的 9 年 , 大概是领英艰难行走的九年 。 由于其外资属性 , 以及国内监管、国内外企业文化差异等大背景的影响 , 领英一直以来都在异常艰难的道路上行走 。
2003 年 , 领英成立于美国 , 并迅速发展 , 于 2011 年 5 月 20 日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 , 而后又在 2016 年 , 被微软以 262 亿美元巨资收购 。
2014 年 , 领英便进军中国 , 彼时 , 其已积累 400 万中国用户 , 在全球范围内拥有超过 3 亿的注册用户 , 同时还入驻了 200 个海外市场 。 可以说 , 进军中国在当时看来是势在必赢 。
当时 , 中国市场被 BAT 占据 , 如何在中国互联网巨头中冲出重围 , 是领英面临的主要困难 。 而且职场社交一直是被唱衰的 , 但初到中国的领英仍然是壮志满满 , 曾梦想有朝一日能够将领英中国单独分拆 , 在中国独立上市 。
【社交|当一家 260 亿美元的巨头,还是决定离开中国】作为全球较大的职业社交平台之一 , 领英在全球范围内汇聚了大量的职业人士和企业 , 使其成为了一个海量职位信息的汇聚地 。 同时 , 这些公司也有大量的职位信息提供给中国职场人士 , 这使得求职者可以更快地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位 。 早期 , 领英迅速吸引了大批中国职场上的商务人士和精英 , 成为备受欢迎的职场社交平台 , 在第一任中国区总裁沈博阳的带领下 , 领英中国的用户数由最初的 400 万会员数很快增长至超过 1000 万 。
这个数据在当时看来仍然是可观的 。 2015 年 , 沈博阳在中国推出一个移动职场社交 App「赤兔」 , 集成了微信、网易邮箱等中国常用 App 的相关功能 , 优化界面使其更符合中国人的使用习惯 。
但赤兔并没有一鸣惊人 。 这一尝试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便宣告下线 , 而推出这一本土化战略的沈博阳早已在下线的前两年便选择离开 , 他总结这次失败的尝试:「领英只能吸引到讲英语的 , 海外背景的 , 有跨国公司背景的人 , 中国职场存在显著的层级分化 , 具有这些背景的职场人士只占整体职场人士的一小部分 。 」


领英当年曾想通过「赤兔」来破局国内市场|网络

此外 , 沈博阳还专门在个人公众号上对赤兔运行的跌沓起伏做了详细的解释 , 他认为 , 赤兔最终无法持续吸引用户最终失败的原因包括:外企应用迭代节奏过慢、赤兔无法与领英完全切割、没有切中中国市场职场社交的「匿名」需求、工作中领英内部阻力过大等等 。
2018 年 , 领英任命陆坚为中国区总裁 , 陆坚推翻了沈博阳的策略 , 还表示赤兔主打的是人才金字塔底层 , 而本地化的领英旗舰产品聚焦在比较高端的人才上 , 两个目标用户群体没有交集 , 因此在开发产品和传递价值上遇到了许多问题 。
在此前 , 沈博阳还试图推进领英中国与智联招聘的合并 , 但此举由于种种原因未曾实现 , 最后 , 智联招聘私有化 , 也让领英中国就此断了一条通路 。
2017 年中国推出了新的网络安全相关法律 , 受此影响 , 领英中国鲜少有更多成绩 。

02「匿名」之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