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日是什么字(九日的汉字怎么写)( 二 )
九月初九,也就是重阳节,“九”对应“阳”,这就是为什么叫重阳节 。曹丕在《九天与钟繇》中说:“一年过去,九月九日又来 。是九个太阳的数目,太阳和月亮要合在一起 。通俗而有名,适合长久 。所以,要享受一顿酒席 。”可见,人们早就将“九月”阳的寓意与“九月”的象征相结合,在曹丕时代,九月初九就已经形成了宴饮高会的习俗 。至于重阳节,我们最熟悉的做法就是“插吴茱萸” 。这种习俗大约可以追溯到西汉时期 。《西京杂记》卷三说,“九月九日,戴山茱萸,食散饵,饮菊花酒,使人长寿” 。随着时代的发展,重阳节的习俗也在不断变化 。例如,在唐代,重阳节仍然流行 。大部分是妇孺穿的,也有男士穿的 。唐朝以后,开始流行佩戴菊花 。宋元以后,菊花大大超过了山茱萸 。但在古代,重阳节驱邪求寿的愿望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
其实“重阳”这个词在先秦时期就有了 。屈原《征途》说,“聚重阳为帝宫”,但这里的“重阳”二字指的是天,“重阳”特指重阳节,大概是汉朝以后才会到来 。诗歌中最早提到重阳节的,可能是《中学岁时文艺聚会》中的一首歌:“献寿重阳节,归鸾上元” 。除此之外,重阳节的名句人们也耳熟能详,如“等到山节,我在菊时再来”(孟浩然)、“菊花多苦,是重阳节”(李白)、“高峰时欲饮重阳酒,山菊今朝无花”(张继)、“自九月斋戒,十五年未醉”(白居易)等等 。
“九”在古代文化中的丰富含义在今天仍有所体现 。比如西游记里有个妖怪“九头虫”,是碧波潭万圣龙王的女婿 。影视剧中被二郎神射掉然后跑掉(原著中是被哮天犬咬了一口然后跑掉)——在西游记中的龙头妖怪中,很少见它的结局是不杀不降的 。《山海经》记载青丘有“九尾狐”,尾巴越多,道行越深 。最近的电视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中的人物“白前”就是以此为基础的 。在姜文最近拍摄的以北平为背景的电影《邪不压正》中,有一段说敲钟要“紧十八、慢十八、慢十八”,这正是古代钟鼓楼的敲钟传统 。一般一天响两次,早上开门的时候响一次,晚上关门的时候响一次 。每次三组54次,一天一百单八次,都是九的倍数 。
除了影视文化之外,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仪式、俗语也往往与“九”有关,比如情侣送花、结婚红包等,多以“九”为题材;人们常说“女大学十八变”是对一个女生成长的褒奖,是九的倍数 。每年九月九日,秋天的重阳节,我们都要爬山赏菊,到了冬天,人们还会唱老歌《数九》 。
推荐阅读
- 榛子和板栗有什么区别(四大坚果都是什么)
- 安卓是什么意思(安卓和ios系统区别)
- 铭是什么意思(名字寓意是什么意思)
- 京东钻石会员有什么用(京东黄金会员是什么等级)
- 芊字为什么凶(和芊字最搭配的名字)
- 足下是什么意思(高足是什么意思)
- emba是什么学历(emba学历证书是国家承认的吗)
- 骨科是什么梗(骨科倾向是什么意思)
- 涵是什么意思(涵的四字词语)
- 沙金是什么(淘宝上沙金几十块是不是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