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孟浩然之广陵——《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古诗赏析?( 二 )
第二句 , 极为形象地描绘了阳春三月柳如烟花似锦的明媚春光;交代了“下”的时间、地点、背景及其丰富的蕴含 。
“三月” , 是一个很美的字眼 , 大自然赐予了它美的情彩;“三月” , 是一个明媚的时节 。“三月”前冠以“烟花” , 更增添了秀丽的美色 。“烟” , 映着杨柳婀娜的醉态;“烟” , 有着清淡缥缈的意象 。“烟”与“花”相融合 , 呈现出了“烟花”浩渺无垠的景象 。缥缈柔和的“烟”又衬出了“花”的艳姿丽色 , 使“花”的形象更为感人 。“三月” , 从整个空间写出了春花烂漫春烟弥漫日煦风和的一派春光 , 描绘出了南国阳春神话般美妙的境界 。在这样的背景之中“下扬州” , 其情味更浓 , 韵致更美 。“下”紧承“西辞” , 颇含“一帆风顺”之意 , 形象地写出了江流的奔涌 , 船行的疾速 , 一发不可遏止的气势 。“下”的感 *** 彩极为强烈 , 它映照出了诗人对“扬州”的向往之情 , 更表达了诗人对密友乘船东去的思念 。时人有“扬一益(成都)二”之说 , 扬州是天下第一繁华都市 。孟浩然是在“烟花三月”的时节而“下” , 沿途是“烟花”浩渺的美妙风光 , “下”的是十里烟花的名都“扬州” 。这对年轻的诗人李白来说 , 是百倍企盼千倍憧憬的 。因而 , 诗人虽也有些许的惆怅 , 但毫无忧伤 , 精神振奋昂扬 , *** 澎湃 , 富有美妙的遐想 。据有关专家考辨 , 孟浩然曾两度下扬州 , 这首诗为孟浩然第一次去扬州时送别之作 。孟浩然为了实现自己的宏愿而东下扬州 , 其心境与“烟花三月”的春色极为协调 。“烟花三月下扬州” , 写出了美好的时令 , 美好的旅程 , 美好的扬州;写出了诗人美好的遐想 , 美好的追求;映照出了两位诗人之间纯真的情 , 笃厚的谊 。
“孤帆远影碧空尽 , 唯见长江天际流 。”〔友人的乘船越行越远 , 望去愈远愈小 , 好像消失在明朗的天空中 。只见那浩浩荡荡的长江水 , 向遥遥的天边流去 。〕
第二层 , 写出了“帆影”、“孤远”、“尽”的悠远缥缈的境界;写出了“天际流”的非凡气势 , 与悠悠满江情 。
第三句 , 形象地写出了“帆影”渐远 , “尽”于“碧空”的动态景象 。“尽”字洋溢着美好的诗意 , 美好的遐想 。
“孤帆” , 形容只舟独帆 。孟浩然登舟扬帆启程东下 , 在波翻浪涌的江流中 , “孤帆”行进 , 固然有远离挚友孤身奋斗的惆怅 , 但更有奋然向上的精神 。“远影” , 映照出了“孤帆”悠远迷蒙的意象 。“帆”“影”相承 , “孤”“远”相衔 , 刻画出了船帆急流直下 , 而不可挡的势头 。同时 , 也极为细腻地描绘出了伫立楼头昂首凝望的李白的神态 , 诗人的心神随“影”而“远” , 直至“帆影”“尽”于“碧空” 。“碧空” , 湛蓝 , 深沉 , 无际 。“空”前用一“碧”字 , 使天空变得晶莹透明 , 下面是清澈碧透的江水 , 上下辉映 , 幻化出一个阔大美妙的境界 , 自然地唤出了后文的“尽”字 。“尽”字 , 意境极深 , 蓝的天 , 清的水 , 溶进远去的“帆” , 化进逝去的“影” 。这一美妙的境界 , 令人寻味 , 思悟 。“碧空尽”紧承“下扬州” , “碧空”“烟花”上下辉映 , 整个空间美妙无比 , 整个境界烟花迷蒙 。“孤帆远影”“下扬州” , 又是一串美好的形象 , 十里烟花的扬州与“孤帆远影”融合在一起 , 境界更美 , 不但没有别离的“孤远”之感 , 而且使“帆影”充满了美好的理想与美好的憧憬 。诗人李白感到挚友孟浩然东“下扬州” , 虽是孑然一身 , 但是为了追求美好的未来 , 迎接美好的明天 , 一切别恨离愁都不复存在了 。“下扬州”与“碧空尽”暗合 , “尽”含着“下” , 东下而“尽”于“碧空” , 这里有难以尽言的意境美 , 韵致美 。“下”映带出“尽” , “帆影”虽“尽”而友谊的潮水却奔腾不息 。“孤帆远影碧空尽” , 确实达到了言有尽意无穷的纯青的艺术境界 。
推荐阅读
- 浩然的意思是什么意思 浩然的意思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PPT 黄鹤楼送孟浩然
-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 孟浩然洞庭湖
- 黄浩然|黄浩然一家四口吃饭享家庭乐 18年来庆祝节日都在同一间餐厅庆祝
- 沉浮录之广西桂平市 广西桂平市
- 黄鹤楼送孟浩然(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在中医上如何看待白塞病 黄浩然贝赛特氏症
- 郭浩然|《心动5》嘉宾现状,1对甜蜜,5人独美,六万CP被吐槽互动不亲密
- 孟浩然五首经典诗歌赏析合集 孟浩然的诗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和注释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的诗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