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陈道明,也走到了今天( 二 )



随着名气的大涨 , 连带着陈道明 , 也从十八线不知名艺人 , 步入当红小生的行列 。
各大导演抛出橄榄枝 , 一时间风光无两 。
对于突如其来的成功 , 陈道明开心的同时 , 更多的是压力 。

如雪花一般的剧本中 , 有好的 , 也有不好的 , 有片酬高的 , 也有片酬低的 。
陈道明有过迷茫 , 和现在一些不知深浅的演员一样 , 以为天下就是自己的 , 但一部《围城》却“打”醒了沉沦的他 。

剧中他饰演的是骨子里清高的书生——方鸿渐 , 不仅得到了原作者——钱钟书的夸赞 , 还让他拿了大奖 。
粉丝的推崇 , 专业人士的认可 , 让陈道明的“虚荣心” , 一时间被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

可钱家的一次拜访 , 让陈道明所谓的虚荣之心消失殆尽 。
明明是文学大家 , 但在钱钟书家里 , 你看不到奢华的豪宅 , 贵得离谱的地毯 , 名贵的古董字画 。

有的只是普通的庭院 , 陈旧的电视机 。
满腹经纶却没有一丝骄傲的情绪 , 这让成名之后的陈道明 , 第一次感受到“羞愧” 。
没多久 , 事业正红的他 , 就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 。

对于当红男星来说 , “消失”一个月就会被人代替 , 就会失去大把的人脉、资源 。
这些道理陈道明都懂 , 可他却没有一丝失去的悲伤 , 一走就是整整八年时间 。

没有被名、利冲昏头脑 , 更不会因为赚快钱 , 接一些没什么内涵的“烂片” 。
平日里除了阅读书籍 , 丰富自己之外 , 还忙着陪伴家人、孩子 , 琢磨角色、演技 。

在观众快要忘记这号人的时候 , 1998年 , 他带着《我的1919》惊艳回归 。
穿着军装的他 , 明明是43岁的年纪 , 却给人一种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儒雅 。

从康熙、勾践、刘邦到庆帝 。
八年的放弃 , 不仅让他重现“出道即巅峰”的盛况 , 也让陈道明坐稳了实力派、老戏骨的称号 。

单论知名度而言 , 陈道明比“消失”之前更好 。
似乎只要有他的电视剧 , 观众就会无脑冲 。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 , 哪一部作品开始 , 他的用心诠释 , 变成了网友眼中的“名不副实” 。

02 演技被高估了?
在“演技被高估”的艺人榜上 , 影帝张译、于和伟、陈道明 , 影后孙俪、任素汐赫然在列 。
这不禁让人疑惑:为什么?评判标准是什么?

就算没看完《康熙王朝》 , 也应该在短视频上 , 看到过陈道明在金銮殿舌战群臣的高光时刻吧?

有人说 , 虽然陈道明演得可圈可点 , 但在焦晃老师这颗“珠玉”面前 , 依旧有不小的差距 。
前者的诠释 , 是把自己变成了康熙 。
后者的诠释 , 只是努力在镜头前“演”康熙 。

在那之后 , 时常有人对陈道明发出质疑 。
无论是信息来源快 , 对所有局势都了然于心 , 爱穿大深V的“庆帝” 。

还是墨镜一戴 , 谁都不爱 , 发飙时拍个桌子 , 都能让人心惊肉跳的霸道总裁——叶谨言 。

陈道明对角色的把控确实不一般 , 不过这一点要看跟谁比了 。
跟年轻演员相比 , 他是毋庸置疑的赢家 。
可跟同时期的李雪健、陈宝国比起来 , 观众的意见可就不一定统一了 。

前者不挑角色 , 不管是正派、反派 , 经过他们的演绎 , 都能给人“千人千面”的感觉 。

反观陈道明 , 饰演过的角色类型比较单一 。
演的人物 , 基本跟自己身上的贵气相符 , 一旦接了与自身气质不符的角色 , 就会面临翻车的风险 。

比如《我的前半生》中 , 陈道明客串了日式料理店的老板——卓渐清 。
客人用餐时 , 他会贴心告诉对方:边工作边吃饭 , 对胃不好 。

也会为别人的烦恼牵肠挂肚 , 揽了一堆“破烂”事 。
明明是个做饭的 , 硬生生被陈道明演成了 , 坐在独立办公室的人生导师 。

也有人觉得 , 就是这刻在骨子里的风骨和傲气 , 给人一种陈道明“演什么都一样”的错觉 。
事实真的如此吗?
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

比如《冬至》中 , 疯狂作案的陈一平 。

这里的陈道明 , 哪里有上位者的霸气?这不就是个有些窝囊的普通人吗?

虽然剧中的陈一平因为一念之差 , 走上了犯罪的道路 。
但每次作恶之后 , 他表现出的痛苦和纠结 , 却让他脱离了“坏人”的定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