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一地鸡毛在线阅读.【读书】致油腻庸俗的中年人 | 刘震云 《一地鸡毛》?( 二 )


看上去小林似乎是彻底接纳了自己 , 并知足常乐:“如果收拾完大白菜 , 老婆能用微波炉再给他烤点鸡 , 让他喝瓶啤酒 , 他就没有什么不满足的了 。”
乍一看 , 小林对自己琐碎的生活乐在其中 , 人各有志 , 也无可厚非 。但是从《一地鸡毛》的职场姊妹篇《单位》中就能看出 , 小林在职场中放弃原则 , 隐忍妥协 , 全部都是围绕着自己的利益出发 。在周围人事和环境的影响下 ,  他彻头彻尾地沦为胆小懦弱的利己主义者 。
小林不仅对自己的生活彻底缴械投降 , 而且浑然不觉地在这种生活沦陷并沉溺 , 彻底地忘记了书本 , 和自己曾经热衷的球赛 。
十年寒窗 , 读尽圣贤书 , 最后还是沦陷于生活的柴米油盐、鸡毛蒜皮 , 与村妇白丁有何区别?
他落到大多数人共有的泥淖里 , 虽然开始有点不习惯 , 可是慢慢地和那泥淖融为一体 。大家一起堕落也就不觉得有多堕落 。
所以 , 庸俗是一股从众的力量 。
这世界很多的平庸 , 都是被庸俗拉下水的优秀;有许多的卑微 , 都是被庸俗拖下马的崇高;有许多的圆滑 , 都是被庸俗磨钝的锋芒;有许多的苟且 , 都是被庸俗压弯的脊梁 。
小说结尾 , 小林“半夜做了一个梦 , 梦见自己睡觉 , 上边盖着一堆鸡毛 , 下边铺着许多人掉下来的皮屑 , 柔软舒服 , 度年如日 。”
庸俗以小事物的皮屑、尸骸为生 , 又滋生出无数的细小 , 零零碎碎无涯际 。
世界上没有哪块石头是可以被切割成鹅卵石的 , 它们都是被放进了河里 。
太平盛世 , 没有乱世枪林弹雨的生死考验 , 没有变革时代严峻残酷的人性压抑 , 有的只是日复一日的零敲碎打 , 人们时刻被生活中的细小事物绑架 , 刚开始不停地挣扎 , 渐渐地细小琐碎的现实就像砂纸 , 以带着酥痒的疼痛感消解意志 , 打磨掉个性中的一切棱角 , 最终使人变得圆滑油润 , 在麻木不仁中丧失了精神上的自我觉知 , 并产生依赖感 , 沉溺其中 , 心安理得 。
从《一地鸡毛》的八九十年代回到现代 , 虽然大多数每天不再像小林那样寒碜和拮据 , 但每天的生活仍旧是朝九晚五的工作 , 去超市、做饭、带孩子 。周而复始 , 日复一日 , 年复一年 。
人 , 很容易陷在琐碎的生活里 , 形成无意识的惯性:翻看朋友圈、攀比、焦虑、忽略身边的人和事、冷漠、愤怒、抱怨……而不自知 。
也许我们平时鸡毛蒜皮的东西不再是小林那块馊豆腐 , 或者几百块的保姆费 , 现在人追求的东西似乎更贵更高级:新版的苹果手机、新款的LV , 新引进的菲佣 , 最近听的钢琴演奏会、新参观的画展 , 刚从欧洲回来的旅游……
但鸡毛蒜皮就终究是鸡毛蒜皮 , 名牌也不能让琐碎显得高级 , 价格也不能提升庸俗的段位 。
说到底 , 就是随着物质的极大丰富 , 庸俗者更能伪装风雅了 , 利己主义者包装得更加精致了 。
从小林的经历看 , 传统的高等教育是失败的的 。学校并没有教会知识分子在走出象牙塔后如何迎接现实生活中迎面飞来的臭鸡蛋 。
成功的教育目的不是传授知识 , 也并不负责改变人的根本处境 , 而是让人自动习得一种思维方式—— 即在繁琐无聊的生活中 , 时刻保持清醒的自我意识 , 不是让“我”被动地被杂乱、无意识的生活牵着鼻子走 , 相反 , 要学会主动地、有意识地掌控生活。
学会思考、选择 , 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这才是教育的目的 , 也是在俗世里保持淡定 , 获得幸福的能力 。
生活同样是柴米油盐醋 , 吃喝拉撒睡 , 庸俗的人过围绕着自己打转 , 像小林一样把生活过得庸俗猥琐 , 乌烟瘴气 。而高雅的人却即使从粗茶淡饭中也能洗练心志 , 悟出佛性 。
《金刚经》开首中写佛祖乞食之后“饭食讫 , 收衣钵 , 洗足已 , 敷座而坐 。” 佛祖也要吃饭、收拾碗筷、洗脚、休息 , 却一点也不让人觉得琐碎庸俗 , 反而能传达一种于生活琐碎处见微知著 , 处处观照自性 , 瞥见佛性的大智慧 。这样的佛祖也更有人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