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俑的传说100字_秦始皇兵马俑的传说( 五 )


三号坑
三号坑的发现 , 同二号坑一样 , 是考古队经过钻探的结果 。继
一、二号兵马俑坑之后 , 1976年5月11日 , 又在一号坑西端北侧25米处 , 钻探发现了一个陪葬坑 , 根据发现的先后 , 编号为三号坑 。
秦始皇兵马俑三号坑位于一号坑西端北侧 , 与二号坑东西相对 , 南
距一号坑25米 , 东距二号坑120米 , 面积约为520平方米 , 整体呈凹字形 , 由南北厢房和 兵马俑博物馆(21张)车马房组成 , 车马房中有一辆驷马战车及四件兵马俑 , 三号坑共可出土兵马俑68个 。从3号坑的内部布局看 , 应为一二号坑的指挥部 。三号坑是三个坑中唯一一个没有被大火焚烧过的 , 所以出土时陶俑身上的彩绘残存较多 , 颜色比较鲜艳 。春秋战国之前的战争 , 指挥将领往往要身先士卒 , 冲锋陷阵 , 所以他们常常要位于卒伍之前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战争规模的增大 , 作战方式的变化 , 指挥者的位置开始移至中军 。秦代战争将指挥部从中军中独立出来 , 这是军事战术发展的一大进步 。指挥部独立出来研究制订严密的作战方案 , 更重要的是指挥将领的人身安全有了进一步的保证 。这是古代军事战术发展成熟的重要标志 。三号秦坑是世界考古史上发现时代最早的军事指挥部的形象资料 。建筑结构 , 陶俑排列 , 兵器配备 , 出土文物都有一定的特色 。它提供了研究古代指挥部形制、卜占及出战仪式 , 命将制度及依仗服的服饰、装备
在一号坑西北 , 成凹字形 , 武士俑按夹道的环卫队形排列 , 象征古代的军幕 , 是军阵的指挥系统 。1976年发现 , 1987年开放 , 规模最小 , 与一号坑距25米 , 东距二号坑约120米 , 三个坑呈“品”字状排列 。它东西宽17.6米 , 南北长21.4米 , 平面结构“凹”字状 , 深5.2--5.4米 , 面积524平方米 , 仅相当于一号坑面积的3.6% , 二号坑面积的6.7% 。
四号坑
四号坑有坑无俑 , 只有回填的泥土 , 据推测是因为秦末农民起义等原因未建成 。
兵马俑的制作工艺
兵马俑大部分是采用陶冶烧制的方法制成 , 先用陶模做出初胎 , 再覆盖一层细泥进行加工刻画加彩 , 有的先烧后接 , 有的先接再烧 。火候均匀、色泽单纯、硬度很高 。每一道工序中 , 都有不同的分工 , 都有一套严格的工作系统 。
当初的兵马俑都有鲜艳和谐的彩绘 , 发掘过程中发现有的陶俑刚出土时局部还保留着鲜艳的颜色 , 但是出土后由于被氧气氧化 , 颜色不到十秒钟瞬间消尽 , 化作白灰 。现在能看到的只是残留的彩绘痕迹 。
陶俑工艺
陶俑的制作分三个步骤进行:
第一步先用泥塑成俑的大型(粗胎或初胎);第二步是在俑大型的基础上 , 进行第二次复泥并加以修饰和细部刻划;第三步是将单独制作的头、手和躯干组装套合在一起 , 完成陶俑的大型 。
制成的陶俑大型一般是在阴干后放进窑内焙烧的 , 焙烧的温度约为1000℃ 。俑烧成出窑后 , 再一件件绘彩 , 最终完成陶俑的制作 。就陶俑的整体而言 , 制造方法是塑模结合、以塑为主 。俑是在兵马俑坑的附近就地烧造的 , 所用的泥土就是当地的黄土 , 再加石英砂调和而成的 。
依据破碎的陶俑为我们提供的信息可以推测 , 陶俑的头和手是用模子制成粗胎后再进行细部雕刻的 。俑头的制作多用合模法制成 , 就是将俑头分为大致相等的前后两半 , 分别用单片模制作 , 然后将两片单模组合粘接在一起成为头的大型 。合模线多数位于耳后 , 一般比较整齐 , 没有交错结构的痕迹 。与俑头相连接的脖颈都是空心的 。俑头制成初胎后 , 再堆泥贴接耳朵、发髻、发辫、冠帻 , 并进行面部五官的细部刻划 。头部雕饰的重点是五官、胡须和发丝 。五官是在模制的基础上再经过精心的雕刻、修饰来完成的 , 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性格和心理特征 。陶俑胡须和发型也是表现人物特征的重要方面 , 其刻划手法也变化多样 , 俑头虽是模塑结合 , 但经过细部的雕饰后 , 模制的意味已经淡薄 , 很难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面容 。加上制作俑头的模子有许多种不同的脸型 , 因而使陶俑的形象更加丰富多彩 。也有学者根据对残损陶俑做的实地考察提出 , “千人千面”的俑头并非用模具制造而成的 , 而是工匠直接对俑头的捏塑 , 从而提出俑头的造型并非标准化生产的观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