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汶口文化遗址介绍?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哪个省?


大汶口文化遗址介绍?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哪个省?

文章插图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哪个省,以及大汶口文化遗址介绍对应的知识点 , 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 , 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哪个省
  •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里?
  • 懂视生活
  • 懂视生活
  •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里
Q1: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哪个省
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山东省 。
大汶口遗址 , 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 , 总面积约82.5万平方米 , 是约6100-46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遗址 , 于1959年首次发现并挖掘 。
大汶口遗址平面范围略呈东南-西北方向的圆角长方形 , 大汶河从中部自东向西穿过 , 将遗址分为南北两部分 。北岸面积约25万平方米 , 南岸约20万平方米 , 总体地势北高南低 。大汶口遗址包含有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三个阶段的文化遗存 , 尤以大汶口文化遗存最具代表性 。
历史沿革:
1959年6月 , 大汶口遗址在汶河南岸的磁窑镇堡头村西被首次发掘 , 揭露面积5400平方米 , 清理墓葬133座 , 出土随葬品2100余件 , 属大汶口文化中期和晚期 。
1974年和1978年在汶河北岸先后两次发掘 , 揭露面积1800平方米 , 发现墓葬56座、房址14座、灰坑120余个 , 主要遗存的年代属大汶口文化早、中期 。
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 , 对大汶口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 , 位于遗址中部、大汶河北岸 , 面积800平方米 , 发现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的居住区 , 并清理了房址7座 , 这些房址均为方形地面建筑 。

Q2:大汶口文化遗址在我国的什么地方?
大汶口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文化 。因山东省泰安市大汶口遗址而得名 。分布地区东至黄海之滨 , 西至鲁西平原东部 , 北达渤海南岸 , 南到江苏淮北一带
Q3:大汶口文化遗址在哪里?
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 , 大汶河东西贯穿 , 将遗址分为南北两片 , 北片在卫驾庄东 , 为大汶口文化的代表遗址和命名地 。
大汶口文化遗址是四海皆知的中华文明发祥地 , 是新石器时期的典型文化遗存 , 与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 , 共称中华民族的文明起源 。
大汶口遗址出土的文物
大汶口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父系氏族社会遗存 , 遗址总面积约82万平方米 , 已发掘面积5400平方米 。遗址内涵丰富 , 共发现墓葬、房址、陶窑等遗迹100余处 。出土了大量石器、陶器、玉器、骨器和牙角器等生产生活用具 。
陶器主要包括红陶、彩陶、灰陶、黑陶和白陶几种 。大汶口遗址的墓葬中普遍盛行随葬獐牙的习俗 , 葬式以仰身直肢葬为主 。许多墓葬中还随葬有数量不等的牲猪 , 表明当时社会已经出现了贫富分化现象 , 说明私有制已经出现 。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大汶口遗址

Q4:懂视生活
大汶口文化遗址位于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大汶口镇和宁阳县磁窑镇 。1959年6月在磁窑镇堡头村西被首次发掘 。揭露面积5400平方米 , 清理墓葬133座 , 出土随葬品2100余件 , 属大汶口文化中期和晚期 。1974年和1978年在汶河北岸先后两次发掘 , 揭露面积1800平方米 , 发现墓葬56座、房址14座、灰坑120余个 , 主要遗存的年代属大汶口文化早、中期 。
而后在2012年10月至2013年6月 , 对大汶口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 , 位于遗址中部、大汶河北岸 , 面积800平方米 , 发现大汶口文化早期阶段的居住区 , 并清理了房址7座 , 这些房址均为方形地面建筑 。
大汶口遗址与大汶口文化的发现 , 是新中国考古工作的重大成果之一 。这支文化主要分布于山东和苏皖两省邻近山东的地区 , 其年代大致在前四十四世纪至前二十四世纪之间 。由于它的发现 , 使这个地区的史前历史 , 从龙山时期上推了大约两千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