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击手干掉他英文 他不只是个狙击手6

他不仅仅是个狙击手 。
严迅,80后,广东潮州人,
我19岁开始在景德镇制作陶瓷,
到现在快20年了 。



明清皇家窑厂开在景德镇,
但是这些明清古瓷上的国宝色,
因为没有公式保持标准数据,早就失传了 。
颜荀闭关六年,
从最初的配方开始,
摸索,扭曲,实验,
最终恢复了60多种美丽的颜色,
并逐一记录每种颜色的配方,
形成你自己的颜色系统“蔡妍” 。
后来,他用这个颜色库作为素材,
开始瓷板画和陶瓷装置的创作,
走了一条独特的当代陶艺之路 。
李逊在苗寨的院子里 。
2021年4月下旬,
李迅为燕山美术馆做了近两年的准备 。
将在景德镇正式开幕,
美术馆建成时,易第一次去拜访他,
我也来到李彦勋的“苗寨”家里和他聊天 。
作者叶莉,主编

燕山美术馆外景
过渡
我第一次见到李彦勋是在瓷都景德镇 。他正在为他的燕山美术馆的开幕做最后阶段的展览和调试 。美术馆位于陶溪川公园,是景德镇近年来的新地标 。
透过透明的幕墙,可以看到室外绵延的燕山装置 。是李彦勋用60多种原色烧制的小瓷山 。它刚刚完工,非常引人注目 。

实验部位为:松青、大青、孔雀绿、石绿、竹青、橄榄绿、藤黄、橙黄、朱砂、朱漆、胭脂、粉紫、蓝紫、酞菁蓝、宝石蓝、花青、三绿、古紫、棕、赭石 。
“阿申辛苦了,一天十来天 。”身边的朋友这样形容 。今年近40岁,精瘦健谈,每天工作14、15个小时,这已经成为十几年的常态 。“我可能是景德镇最后一个工人了 。”他笑着对我们说 。
2010年,景德镇东郊的Saoyeju工作室
从19岁考上景德镇陶瓷学院,20岁辍学 。李彦勋在景德镇做客快20年了 。
2004年,21岁开始从事陶瓷绘画,在瓷器上展示宋、元、明、清的中国山水画,有些是一一对应的临摹,有些是对笔法的模仿 。我把各个流派的山水画都翻了一遍,当时几乎没有人这么做过 。
在陶瓷上作画听起来并不复杂,但是很考验技巧和耐心 。只有通过长期的训练,才能熟练地发展出一套新的笔法技法,将中国画中最重要、最微妙的笔法完美地表现在瓷面上 。
从国画经典到瓷画的转变,他用了10年时间做到了业内顶尖 。


材料和颜色实验
寻找失落的国宝色
在景德镇,有数百位制作陶瓷的工匠和艺术家,他们有的是仿古的,有的是当代的陶瓷,有的是用陶瓷材料作为装置艺术和观念艺术…
对于李彦勋来说,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独立之路,既必要又迫切——他要从源头上还原明清瓷器的色彩 。
清代搪瓷瓷器
自宋代以来,景德镇窑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后来到了明清时期,景德镇开设了皇家窑厂 。在景德镇所有的古陶瓷中,他最喜欢明代彩瓷和清代珐琅彩瓷,认为它们的色彩、材质、质感都达到了一个高峰 。
他挨家挨户找材料,试图重现明清瓷器的色彩,却发现无法还原 。现有材料做出来的色彩效果比较浅,比不上古代的巅峰 。
这些古代国宝为什么会流失?李迅发现,关键原因是这些颜色没有标准准确的配方数据 。

于是,他从原来的配方开始研究实验 。
儿童八经学习材料的第一步是从应时、铅等各种金属的氧化物入手,做出一些基本的比例,然后进行烧制 。得出结果后,不断调整比例,以此类推 。
虽然操作过程看起来有点笨,但是每次开火,材料的变化都给他很多惊喜 。当我第一次发现我真的可以让想要的东西变得丰富多彩时,我“完全被迷住了” 。
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实验室,中午前把试件放进炉子里,晚上就能看到结果 。“手机关机,就是你自己的世界 。”
从宋代到明清,这些历代风格各异的宝瓷,成了李彦勋的养料 。
一个品种,一个系统开始做材料研究 。
当在实验中发现失去的颜色和理想的效果时,记录材料配方的数据,用现代化学分析酒精追溯固定古代配方 。
一个拿着刷子的年轻人突然变成了一个整天和矿物、天平、搅拌器、化学瓶罐打交道的“宅男科学家” 。

一整面采访墙记录了他这一阶段的日常生活 。
实验再实验 。
有了扎实的材料基础,李彦勋开始将色彩的研究成果运用到瓷器作品中 。
外国色彩作品
青花作品
三色作品
2018年出了一些实验作品,包括五彩、红绿、珐琅、素色三色等类别,都与他的材料实验密切相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