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券商排名及代码是多少,盘点美国排名前十的券商( 二 )


我国金融业分业经营、分业监管特征明显,券商必须持续满足严格的风险控制指标标准,包括风险覆盖率不低于100%,资本杠杆率不低于8%,流动性覆盖率不低于100%,净稳定资本比率不低于100% 。这些风控指标对券商净资本要求较高,自营、信贷等资金占用业务的配置和规模受到限制 。导致中国券商在全行业的净资产是高盛集团的3倍,净资产收益率(按利润总额计算)只有后者的三分之一 。同时,国内券商资本补充能力严重不足,限制了行业发展 。
以高盛集团为代表的美国券商风险控制指标体系复杂,既有对金融机构资本充足率的并表要求,也有子公司的行业指标 。相比较而言,美国券商面临的监管环境普遍比中国宽松,监管弹性和报表调整空间较大 。
3国际化经营水平相差甚远
高盛集团的总部设在纽约 。截至2018年底,在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有办事处 。46%的业务总部设在国外,以伦敦、东京、香港为区域运营中心;来自美国以外的收入约占40%,有效对冲了美国国内的经营风险 。相比较而言,国内券商绝大多数只在香港设立分公司或子公司,头部券商海外收入占比最高,只有15%左右 。至于业务能力和国际影响力,更是天壤之别 。
三 。传统的途径很难跨越这一鸿沟
提高券商国际化经营能力,非一日之功 。绝大多数国内证券公司的国际业务以香港为基地,发展环境面临新的不确定性 。至于突破混业监管限制,调整风控指标,可能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不是监管政策调整的重点 。依靠直接融资市场的扩大,未来几年中国券商行业整体规模超越高盛不成问题,但行业龙头要在规模和竞争力上达到类似的水平和地位,任重道远 。
总体来看,中国头部券商的规模和发展水平与20多年前的国际先进投行差不多 。如果说一些重要的单向指标,差距就更显著了 。比如总资产规模,中信证券2018年末约为951.6亿美元(大致按当前汇率折算),而高盛1996年总资产约为1520亿美元 。
高盛的客户主要是美国和海外的机构客户 。2018年,其37%的收入来自机构客服,2016年,来自机构客服的收入甚至达到了47% 。高盛以客户服务为中心的业务框架,形成了利润和风险控制的双重竞争优势 。另一方面,在国内,由于国内股市散户占比相对较高,国内头部经纪业务收入占比相对较高,各业务条线尤其是经纪、投资等业务受市场影响较大 。
从1999年上市到金融危机前,高盛借助其重组上市带来的资本融资能力提升和经济全球化浪潮,高速发展,总资产十年(1997-2007)增长6倍多,巩固了在国内行业的领先地位 。金融危机后的过去十年,高盛的成交量增长了5%左右 。
从2003年中信证券上市到金融危机前,中信证券总资产膨胀了约16倍(2003-2007年),金融危机后的十年间(2008-2018年),累计增长约4.8倍 。但近三年总资产增速大幅放缓,增幅只有6%左右 。过去三年,其他一些首席经纪商的总资产甚至出现了缩水 。基于以上事实,恐怕不能指望通过有限的行业增量来解决头部券商体量不足的问题 。
四 。要多措并举打造航母级头部券商
对证券公司注资是做强做优做大券商的必要条件 。此外,还需要更多的措施 。
1并购
金融危机前,中信证券收购中信建投证券、中信金通证券、华夏基金,实现规模快速扩张 。海通和中信证券海外业务的快速扩张也与M&A业务密切相关 。美国的头部券商历史上也经历过频繁的并购 。例如,高盛在2000年收购了纽约证券交易所最大的做市商Spear,Leeds & Kellogg 。
国内头部券商的ROE在整个行业中优势明显 。2018年,a股上市券商总资产超过3000亿元的约有7家,ROE集中在6%-8%之间,处于行业领先地位,明显高于上市券商平均水平,具备发起并购的实力 。自今年年初以来,出现了不同类型的M&A病例 。
我国证券业实行严格的牌照管理,行政区划色彩浓厚的牌照占用十分稀缺 。一方面固然增加了市场化并购的难度,但另一方面也为行政手段促进行业整合提供了特殊便利 。一些持有两张以上券商牌照的省市,似乎有考虑推进地方国有券商兼并重组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
全国各省市基本都有券商分布(券商数量)
资料来源:证券业协会
2群扩展
2008年雷曼兄弟破产,贝尔斯登和美林分别被摩根大通银行和美国银行收购,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开始加速混业经营 。目前高盛的债务人存款余额约占其总资产的17%,其他头部投行混业经营程度较高 。商业银行控股的集团背景,使得投行获得更高的体量优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