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亭外古道边全诗解释是悲、长亭外古道边全诗解释?( 二 )


原文:近代·李叔同《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
创作背景:
1915年,回国后的一个冬天,大雪纷飞,旧上海是一片凄凉 。李叔同与好友许幻园挥泪而别,却连好友的家门也没迈进 。李叔同看着昔日好友远去的背影,在雪地里站了整整一个小时,连叶子小姐多次的叫声,也没听见 。随后,李叔同返身回到屋内,把门一关,让叶子小姐弹琴,他含泪写下了《送别》 。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 。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
Q5:古诗《长亭外古道边》的解释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意思是:在长亭外面,古道的边上送别亲友,翠绿的草望不见头,仿佛连着天了,形容离人一去千里 。
2、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是弘一法师1915年写的《送别》里边的开头 。
3、长亭是送别的代名词,古道更烘托出了送别之境,芳草碧连天,表明了作者依依惜别之情,看着友人远去,已经看不到背影了,只有那一望无际的茂盛的野草直通远方,作者久足站立,离别之情难以言喻 。
Q6:长亭外古道边全诗解释长亭外,古道边
出自近代的《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唯有别离多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还,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赏析
弘一(1880—1942),近代佛学大师 。俗姓李,名叔同,天津人 。曾留学日本,1918年8月19日,在杭州虎跑寺剃度为僧 。
意思: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首先从景物暗示了送别的情景 。“长亭”、“古道”、“芳草”都寓意了离别 。古时城外专设有用以送别的亭子,故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的说法 。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作者又进一步用离别的意象来渲染离别的情思 。“柳者,柳也”,柳几乎是古诗词中最常见的送别意象,这里有意强调柳的意象,用意即在于此 。在徐徐的晚风中,柳枝在轻轻风中摇曳,似乎是友人低低的倾诉,轻轻地叩击着作者的心 。此时,又传来悠悠的笛声,再晚风中,在这送别的特定情景中,显得格外凄婉 。此情此境作者不由得遥望远方,遥望友人将取的地方 。看到的是重重的山脉和辉煌的夕阳 。
看着眼前的友人将去,作者自然地联想到其余的朋友,他们又在何方呢?“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原来大半都星散各地,有的在天涯,有的在海角,他们近况如何,他们在作些什么 。于是,一念之间,离愁笼罩的心又添上了深沉的思念 。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只有伤怀的梦才会夜半醒来,边自然点明了“别梦”的伤怀 。自“别梦”中醒来,势必感到夜半的寒意,回想梦中情景,追忆白天的离别,遥想星散的朋友,自然倍感孤苦,倍感伤怀 。最后一句的情景虽是设想,但它非无源之水,而是因情而设,是感情的必然发展,与全词浑然一体 。
回首全词,意象丰富,意境广阔,词义晓畅,韵律和谐,感情缠绵,浑然天成 。从表达的感情来看,也是哀而不伤,愁而不悲,很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即中和之美 。全词达到了意象与情思,语言与韵律,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不愧为一曲送别的绝唱 。
关于长亭外古道边全诗解释和长亭外古道边全诗解释是悲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 。
查看更多关于长亭外古道边全诗解释的详细内容...
Tags:长亭外古道边全诗解释长亭外古道边全诗解释是悲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