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核潜艇计划 柴电潜艇

柴电潜艇(巴西核潜艇计划)
潜艇作为一国海军水下打击力量的中流砥柱 , 因其隐蔽性强 , 被戏称为“海洋幽灵”、“海洋黑洞” 。与柴电潜艇和AIP常规动力潜艇相比 , 核动力潜艇不需要定期加注柴油、液氢和液氧 , 可以实现长达半年的水下自持航行 。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已经实现了 。
儒勒·凡尔纳写的鹦鹉螺号潜艇
核动力潜艇是一个国家综合国防工业和核工业最直观的产物 。目前世界上只有中国、美国、俄罗斯、英国和法国能够独立研发、设计、建造并保证使用的可靠性 。虽然印度在敌方驱逐舰的帮助下成为了核潜艇俱乐部的第六个成员 , 但是在2012年12月下水后 , 短短六年就发生了事故 , 不得不进行开膛破肚的大修 , 可见敌方驱逐舰的可靠性还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
拥有南美最大陆地面积的巴西 , 希望拥有核潜艇保护自己的海上航线和海上石油平台 , 希望通过挤进核潜艇俱乐部 , 获得国际舞台的话语权 , 展示自己作为南美大国的资本 。
巴西2008年展示的核潜艇剖面模型
图皮级潜艇使得巴西积累了潜艇建造经验20世纪70年代左右 , 巴西从英国引进了食蚊鱼III级柴电常规动力潜艇 。80年代开始寻找替代品 , 最终将目光投向Howaz-Deutsche造船厂拥有的209型常规动力潜艇(2005年被德国蒂森克虏伯海事系统公司收购) 。除巴西外 , 南非、韩国、埃及、印度尼西亚、阿根廷和委内瑞拉也有十多艘这种潜艇 。
航行中的209型柴电潜艇
80年代中期 , 巴西和德国开始就引进209型潜艇进行谈判 。1984年2月 , 与Howaz-德国造船厂正式达成引进6艘209-1400型潜艇的初步协议 。计划前两艘由德国在豪瓦兹-德国造船厂建造 , 后四艘在巴西里约热内卢海军造船厂建造 。
1985年 , 德国开始建造第一艘Tupi , 因此巴西的209-1400型潜艇也被称为Tupi 。这种潜艇采用单体艇体结构 , 鲸鱼形流线型设计 , HY80合金钢板 , 潜水深度可达500米 。队长;直径60.69米(200英尺);6.069米(20英尺) , 水上排水量1260吨 , 水下排水量1440吨 。最初的六艘船最后只剩下五艘 , 除了图皮 。其他的是Tameio号、Timbila号、Tapacho号和Tikuna号 , 都是在里约热内卢海军造船厂建造的 。
第一艘皮级舰的皮号
5号提库纳与前四艘最大的区别在于它的动力和火控系统 。前4艘图皮舰采用了MTU公司的4台MTU-12V493AZ80-GA31L柴油机和英国费伦蒂公司的KAFS-A10自动战斗数据处理系统 , 而蒂库纳则改为4台MTU 12V396柴油机 , 并换上了ISUS 83-13火控系统 。权力被改变了 。蒂库纳号的水上排水量为1850吨 , 水下排水量为2425吨 。1998年6月11日开工建设 , 2005年12月正式服役 。
图-5级艇蒂库纳
在舰载电子设备和武器系统方面 , 五张地图几乎完全相同 。均采用德国阿特拉斯电子技术公司的CSU-83/1舰体声纳系统、法国汤姆逊无线电公司的Calypso III I波段导航雷达、DR-4000雷达截获与电子对抗装置、美国科尔摩根公司的Mod76潜望镜、美国斯佩里公司的MK29Mod3舰的惯性导航系统、8座533 mm鱼雷发射管、16座英国马可尼 。
总的来说 , 皮科级以下的舰艇和改进型都是在巴西建造的 , 但武器系统、舰载电子设备和指挥系统未能实现国产化 , 仍需德、美、英、法供应 。然而 , 在巴西建造自己的图皮级的背后 , 巴西积累了建造潜艇的经验 , 培养了一支人才队伍 , 为将来设计、开发和建造潜艇甚至核潜艇打下了一些基础 。
几经波折的攻击型核潜艇开发计划巴西的核潜艇发展计划可以追溯到1970年 , 当时它还在巴西军事集团的控制之下 。为了保护巴西的海上贸易路线和近海石油海洋专属经济区 , 提出了名为蓝色亚马逊的计划 , 开始寻求发展核潜艇 。根据近几年披露的信息 , 上世纪70年代 , 巴西希望研制排水量2900-3500吨的核潜艇 , 体长;直径70米;八米 。但后来因为巴西军工集团的倒台和当时缺乏建造和设计潜艇的经验 , 又因为反应堆无法小型化 , 不得不放弃 。
2012年7月 , 巴西核潜艇计划再次立项 , 代号;SN-10号 , 根据此前后媒体援引巴西海军的消息可以看出 , 该国第一艘核潜艇的服役时间2011年宣布为2023年下水 , 2012年又宣布为2025年 , 足以说明不确定性 。在2015年巴西防务展上 , 巴西公开了其核潜艇结构剖面模型和压水堆模型 , 并宣布将在法国的帮助下联合研制核潜艇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