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蚱和蝗虫、蚱蜢有什么区别 蚂蚱 蚱蜢 蝗虫


蚂蚱和蝗虫、蚱蜢有什么区别 蚂蚱 蚱蜢 蝗虫

文章插图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蝗虫和蚂蚱的区别,以及蚂蚱 蚱蜢 蝗虫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
内容导航:
  • 蝗虫和蚂蚱的区别 蝗虫和蚂蚱的区别是什么
  • 蚂蚱和蝗虫、蚱蜢有什么区别
  • 蝗虫和蚂蚱的区别
  • 蚂蚱和蝗虫有哪些区别 蚂蚱和蝗虫区别是什么
  • 蝗虫和蚂蚱的区别
Q1:蝗虫和蚂蚱的区别 蝗虫和蚂蚱的区别是什么蝗虫和蚂蚱的区别有:
1、体型不同 。蝗虫体型大一些,成年的蝗虫体型可达15-17厘米,而蚂蚱体型小,体长大约在3-4厘米左右 。
【蚂蚱和蝗虫、蚱蜢有什么区别 蚂蚱 蚱蜢 蝗虫】 2、颜色不同 。蝗虫身体呈黄褐色,并且后腿也是比较发达;蚂蚱全身呈黄绿色 。
3、食性不同 。蚂蚱主要以青草和水稻叶为食,而蝗虫除了以青草、稻叶等植物的叶为食外,还以其他植物叶为食 。
此外,蝗虫包含蚂蚱,以及蝗虫的种类更多一些 。蚂蚱具咀嚼式口器,触角呈短鞭状;而蚂蚱口大、下巴发达,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
Q2:蚂蚱和蝗虫、蚱蜢有什么区别首先我们需要了解到:蝗虫就是“蚂蚱”,是世间的俗称,属直翅目,包括蚱总科、蜢总科、蝗总科的种类,分布于全世界的热带、温带的草地和沙漠地区 。
一、所属类别的不同:
蝗虫(俗称“蚂蚱”):属昆虫纲直翅目,蝗总科 。主要包括飞蝗和土蝗 。在我国飞蝗有东亚飞蝗、亚洲飞蝗和西藏飞蝗3种,其中东亚飞蝗在我国分布范围最广 。
蚱蜢:是蚱蜢亚科昆虫的统称 。与蝗虫属同类,但不同种 。
二、生活习性的不同:
蝗虫:蝗虫的特点在于周期性的种群大爆发,并能长距离迁飞 。蝗虫从散居个体转变成喜欢群体生活的个体,是飞蝗形成大规模群体、长距离迁飞和成灾的重要原因 。
蚱蜢:没有集群和迁移的习性,常生活在一个地方,一般分散在田边、草丛中活动,吃的是禾本科植物,所以也会对水稻和豆类农作物有一定的危害 。
三、外形上的区别:
蝗虫(俗称“蚂蚱”):触角呈短鞭状,拥有强而有力的后腿,可利用弹跳来避开天敌 。体色有绿色和褐色,是生活环境的保护色 。前翅狭长,常超过后足胫节中部,有褐色、暗色斑纹,群居型较深 。后翅无色透明 。
蚱蜢:常为绿色或黄褐色,雄虫体小,雌虫体大,背面有淡红色纵条纹 。前胸背板的中隆线、侧隆线及腹缘呈淡红色 。前翅绿色或枯草色,沿肘脉域有淡红色条纹,或中脉有暗褐色纵条纹,后翅淡绿色 。
扩展资料
防治方法
应强调前期提前预防,压制为主,后期灭杀为辅,实施飞蝗的可持续治理 。即积极发展和改善检测预警技术水平,使信息能够快速、准确传递,改造治理蝗虫的发生基地,创造不利于飞蝗发生的生态环境,从根本上控制蝗害,必要时用药防治,抑制群居型蝗虫种群的形成 。
改造蝗区生态环境
(1)兴修水利,做到旱涝无灾 。
(2)垦荒种植,改变蝗虫的栖息环境,减少发生基地的面积 。
(3)保护利用天敌 。充分利用好当地优势天敌,发挥其自然控制蝗虫种群的能力 。
(4)农林牧渔综合开发 。对重点内涝蝗区可采用“上粮下鱼”的农业综合开发措施,抑制飞蝗种群密度 。对较稳定的蝗区,可通过飞播牧草、定期放牧、加强草场管理等措施,提高植被的覆盖度 。
化学防治
防治适期:一般将严重发生的蝗虫防治适期定为蝗蝻孵化出土盛期至3龄前 。防治指标:东亚飞蝗的防治指标为夏蝗0.3头/㎡,试行0.45头/㎡ 。
(1)喷雾或喷粉 。马拉硫磷+二线油、锐劲特超低量喷雾剂等用于飞机超低量喷雾 。卡死克、马拉硫磷原油、来福灵等用于地面超低量喷雾 。
(2)毒饵诱杀 。当药械不足或植被稀疏时,用毒饵诱杀防治效果好 。
生物防治
(1)在蝗灾区,使用高效低毒的农业和生物农药,保护蝗区的捕食性天敌 。也可在山坡放养鸡、鸭、鹅等家禽防治 。
(2)大面积施用微孢子虫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蚱蜢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蝗虫
Q3:蝗虫和蚂蚱的区别蝗虫和蚂蚱没有区别,指的是同一种动物,蝗虫俗称蚂蚱 。
蝗虫是植食性,咬食动物的叶片、花蕾等,严重时会将植物的叶片和花蕾食光 。成虫是夜伏昼出,无明显趋光性 。蝗虫成虫产卵期长,一般是10-30天,多次交配,分批次产卵 。雌成虫会将卵聚产在土壤下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