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珊珊|王凯:天生反骨( 二 )


不过 , 此时的王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 , 他认为跳水这件事得从小就练 , 自己早就过了最佳时期 。
于是 , 直接把父亲幻想的泡沫吹灭……
母亲倒是希望他能多放些心思在学习上 , 将来考上个好大学 。
毕竟 , 那时的王凯对这些根本毫无兴趣 , 什么体育运动、刷题冲刺 。

比起这些 , 他更愿意翻来覆去研究课本上的那篇《雷雨》 , 组织同学们和他一起排练话剧 。
还给自己安排了周家大少爷这个角色 。
虽然和专业一点都沾不上边 , 却在王凯心里悄悄埋下了一颗种子 。
高三那年 , 《还珠格格》播出后火遍大江南北 , 看着小小屏幕里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角色 , 早就在心中种下的梦想开始生根发芽 。
也是从这时开始 , 刷新了他对演员的认知:“原来演员也是一种职业 , 和老师、医生一样 , 是可以到专门的院校去学习的 。 ”

他好不容易鼓起勇气 , 和家人说了自己的想要报考艺校的想法 。
果不其然 , 得到了一致反对 , 像大多数传统家庭一样 , 父母认为家里祖上三代都没有做这行的 。
与其冒这么大风险 , 还不如能找个体面、安稳的工作 , 踏踏实实地生活 , 然后结婚生子……
恰好那时父亲的单位公布了这么个政策——子女可以顶替父母的工作岗位 , 也算是对老员工的一种福利 。
就这么 , 高中毕业后的王凯听了家人的劝说 , 把关于演员的梦想封印在心底 , 顶替父亲入职了当时全武汉销量最好的一家新华书店 。

正是十八九岁对未来充满期待的年纪 , 可工作后的日子虽然忙碌 , 却也实在乏味 。
每天就是不停地搬运、卸载、摆放……日复一日 , 一成不变 。
但他并不想让心底的那份热忱随着时间流逝被消磨殆尽 。
于是 , 王凯开始利用休息时间偷偷参加模特培训班、参加各种选秀活动 。
只求能接触到演艺圈 , 哪怕是一只脚迈进去也好 。
别说 , 这机会还真让他等来了!
某次 , 他去北京拍摄广告 , 导演还以为他是中戏或者北电的学生 。
没想到 , 得到的答案却是:“我只是新华书店的一名普通员工 。 ”
听王凯这么说 , 导演告诉他:“我觉得你条件不错 , 可以去试一试 。 ”

正是因为这么一句话 , 心中即将熄灭的火苗再次燃烧起来 。
也让他默默下了决心 , 要为自己的梦想搏一把 , 还是不惜一切的那种!
这一次 , 他没有提前询问父母的意见 , 硬是把“天生反骨”的精神发挥得淋漓尽致 。
为了追逐梦想 , 他毫不犹豫辞了“铁饭碗” , 义无反顾地独自前往北京 。

然而 , 终归是年少轻狂 , 凭着一股子冲动 , 却还是没有做好万全准备 。
初来乍到 , 偌大的北京城 , 对于这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来说 , 就如同走进迷宫一样 。
他甚至连去中戏、北电在哪儿、怎么走都不知道 。
只能靠拨打114查询地址 , 四处碰壁、四处奔波 , 好不容易搞明白基本情况 。
才发现自己来到实际并不合适 , 因为当年的招生已经结束 , 只有中戏办的演员培训班还开着 , 但光是学费就要一万多 。

要知道 , 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 , 对于普通工薪家庭来说 , 一万元并不算一笔小数目 。
更别说王凯还是瞒着父母、擅自行动 , 可谓是“罪加一等” 。
走投无路的他还是拨通了家里的电话 , 希望得到父母的支持和帮助 。
当听到儿子为了当演员连工作都不要了 , 父母只觉得他像是着了魔 , 虽然不理解 , 也很生气 , 但还是亲自来了北京 。

不过 , 他们并没有强行把王凯带回家 , 也没有继续责怪他 , 而是劝他去上戏参加培训班 。
“我们家上海有亲戚 , 你去了也好有个照应” 。
并且帮他支付了学费 。
就这么 , 王凯背上行囊再次出发 , 前往上海 。
怀揣着成为演员的梦想 , 也带上了父母沉甸甸的爱 。
在上戏培训班学习了半年后 , 他又一次回到北京 , 终于如愿考入中戏 , 和马丽、张翰等人成为同班同学 。
这也意味着 , 他离梦想更近了一步!

02、无戏可拍?大三那年 , 王凯迎来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部电视剧——年代剧《寒秋》 , 也把自己的荧幕初吻献给了18岁的王子文 。
在这之后 , 他又和华谊兄弟这个大公司签了约 。
一切似乎都太过于顺理成章 , 也让他对未来的演艺事业充满期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