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打破35项纪录,排片却在下降,观众:别让中国电影,再留下遗憾了( 三 )


很多人在质疑:既然得病了为什么不好好休息 , 还要出来演戏?
但《流浪地球2》中 , 当外交官周喆直出场的时候 , 一瞬间你就能懂 , 为什么必须是李雪健 。

李雪健只要往那里一坐 , 一身中山装 , 一脸严肃 , 看上去就是有经验、有阅历、有威严、有气场的中国外交官 。


告诉皮哥 , 你们想到了谁?

电影中 , 为了让大家听得更加清楚 , 李雪健的声音是经过AI处理的 。
但整部影片中 , 只有一句话 , 用的是原声 , 就是那句:点火!

这是一声怒吼 , 是对所有不信任的回击 。
但恰恰因为是原声 , 所以有一种撕裂感 , 那好像是倾尽全力的一声吼 。
也正是这声怒吼 , 让那一瞬间有了即使末世到来 , 周喆直却信心爆棚 , 领导力爆棚的感觉 。

李雪健就是定海神针 。
他也是皮哥这么喜欢《流浪地球2》的最大原因 , 没有之一 。

硬核科幻 , 特效全面升级 , 灾难场景压迫感十足 , 够爽!
不少观众说 , 《流浪地球2》是硬核科幻 , 既然是“硬核” , 当然应该有足够的特效撑住这两个字 。
事实上 , 第一部《流浪地球》 , 特效虽然很好 , 但依旧瑕疵不少 。

有些画面CG感十足 , 远景镜头很多 , 特写很少 , 就是因为怕怼近了拍 , 露怯 。
但到了《流浪地球2》 , 情况则完全不同 。
同样三个特点 , 让皮哥带大家看一眼 , 什么叫做真“硬核” 。

远景变少 , 近景变多 , 怼得多近都是真实
看过影片就会发现 , 《流浪地球2》中 , 远景变少了 , 特写变多了 。

航天服 , 完全按照真的一比一制作 , 人进去可以穿起来 , 潜水服也是如此 。

太空中的陨石碎片 , 离观众可以距离很近 , 几乎看得清纹路 ,

航天器 , 经过概念+实际制作 , 细腻到螺丝钉级别 。

为数不多的远景镜头 , 也没有那种CG的悬浮感 。

敢近景拍 , 敢特写拍 , 这是中国科幻的进步 , 也是郭帆导演的自信 。
他曾直言 , 做道具 , 自己都是做到产品级别 。

什么是产品级别?
就是每一个道具 , 每一个装备 , 都是有内构的 , 不是单纯的模型 。
月球车可以开动 , 装备可以穿戴使用 , 甚至可以批量化生产 。
为了真实还原科幻概念和一些未来科技产品 , 郭帆还找来中科院的科学顾问 , 为电影写了一整部科幻底层资料 。

删减完后 , 还有20万字 。
主创的态度 , 决定了影片的质量 , 这恰恰是我们为《流浪地球2》欢呼的原因 。

太空电梯的还原
《流浪地球2》的花絮中 , 郭帆导演有句名言:再也不拍电梯了 。
因为太空电梯 , 太难了 。
这个概念 , 最初是现代宇宙航行学先驱齐奥尔科夫斯基提出的 。
之后 , “太空电梯”这个东西 , 反复出现在阿瑟·克拉克、阿西莫夫等名家的小说里 , 成了科幻世界的代表性景观 。

它高9万米 , 连接地表和宇宙 , 可以直通九霄 。
而《流浪地球2》 , 是世界影史上第一次全面、真实、细致地展现太空电梯的电影 。

这玩意儿 , 从构想到概念图 , 从设计到实物 , 几乎贯穿拍片全过程 。
为了还原震感 , 最后甚至为整个拍摄空间加装了弹簧和电机 。

从点火到牵引 , 从电梯的细节到内里的构造 , 郭帆极尽还原 。
每看一次都是震撼 , 每每看到都让人想惊呼 。

这也是整部《流浪地球2》的科幻设备中 , 最真实 , 最细腻 , 也最吸引人的 。
除此之外 , 电影中还有不少未来科技 。
比如图恒宇的机械狗笨笨 。

巨大的领航员空间站 , 以及安保门机器人 。

所有的装备 , 都十足逼真 , 经得起任何镜头的检验 。
就说 , 牛不牛?

灾难场景全部升级 , 机群战斗 , 月球坠落 , 大场面相当震撼
《流浪地球2》严格意义上来说 , 是一部灾难科幻片 。
既然有“灾难”二字 , 那灾难大场面必不可少 。
有一场太空电梯的机群空战 , 就让人惊掉眼球 , 每一点战斗细节和调度 , 都十足逼真 , 场面多而不乱 。

战斗机和无人机互相战斗 , 体验感拉满 。
天空中陨石坠落的场景 , 末世感十足 。

而洪水滔天的镜头 , 也很有压迫感 , 让人分分钟想要逃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