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紫|圈钱的香港明星,到底有多穷?( 二 )


3000港币只够每个月坐公交 , 吃饭什么的都不够 , 在香港做演员是难以维持生活的 。

就如黎耀祥所说:“TVB工资不会饿死 , 但是也不会太饱 。 ”



所以香港艺人是穷 , 是没有锦衣玉食的生活 , 但他们有骨气 。
因为这份骨气 , 再对比起如今随便赚钱的流量明星 , 大众自然觉得 , 这些老一辈的艺人才是作为娱乐圈的标榜 。
他们不做艺人可以去转行做保安、保险、送外卖等等 。
你也无法将在街上、加油站、后厨里大汗淋漓的阿叔们 , 和荧幕里光鲜亮丽的艺人联系起来 。
因为他们在生活里也早就把“明星”的架子放下 。


当港圈不断被消费成赚取流量的综艺时 , 香港艺人给人的观感也像是在吃老本 , 自我消费赚烂钱 。
但蝉主仍然觉得 , 他们身上这种香港人精神没有消失 。
就像车保罗 , 哪怕上完《无限超越班》 , 他的薪资待遇是比在香港高 , 但他给大家的印象还是很坚韧的 , 也不会自怨自哀 。

当年车保罗还做过菜市场监工 , 每天凌晨四点上班 , 但他也没觉得这份工作有多丢脸 。
反而接受采访时 , 落落大方地说:“这份工就厉害了 。 ”



我们反复去讨论这些 , 不是要去说港圈就是全部好 , 内娱就是全部差 。
而是觉得 , 无论是在香港的黄金年代 , 还是现在大众对娱乐圈已经有点厌恶的环境下 , 他们作为艺人的这种不卑不亢、能屈能伸的精神值得流传和被看见 。
但背后更现实的事情是:我们已经没有更新的文化去宣传了 。
文化贫瘠 ,
港圈内娱共沉沦
【杨紫|圈钱的香港明星,到底有多穷?】我们听到的故事不断被重复 , 经典电视剧拿出来演完又演 , 经典歌曲拿出来改编又改编 , 就是迟迟没有看到新的文化、新的表达 。
难道在十几二十年后 , 大家还要看同样的东西吗?
不断回头 , 就是因为没有新的东西可以支持继续前进 , 哪怕我们回望的东西是有意义的 。
近几年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 , 香港电影死了 , 香港乐坛死了 。
但其实没有 , 无论是电影和乐坛 , 香港都有一小撮人在继续为之奋斗 。

就拿香港乐坛来说 , 内地一直在说当年四大天王的年代如何辉煌 , 林子祥的时代影响有多大 , 给人感觉好像香港已经没有年轻人在继续做粤语歌 。

但实际上 , 香港的乐坛依旧在书写 。
林夕黄伟文周耀辉等的填词人也还在表达着属于这个时代的故事 , 香港歌手也还在唱 , 他们把社会议题融入歌曲中 , 当流行曲为大家服务 。
内娱吸血港圈的同时 , 港圈也在吃老本 , 但老本就这么多 , 再加上创造环境受限 , 我们感受到的只有一种悲凉之感 。
或许更悲凉的是 , 我们并不缺乏纯粹的导演和演员 , 或者说是创作者 , 只是他们不能被看见 。
他们的故事被认为敏感 , 他们的题材被认为敏感 , 甚至他们的存在都会被认为是敏感的 。
以前我们说做人做事不要太灰暗 , 因为“做人总要信” 。
但如此走下去 , 未来确实也不知道还能再相信什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