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人世间》原著:周志刚的去世,揭开了老周家走向没落的根源( 三 )


郑娟心细如发 , 她看出了周志刚的心思 , 抽过烟的周父 , 竟挣扎地起来 , 嚷着要回家 。
回家后 , 周志刚沉沉睡去 , 秉义向秉昆道了歉 , 秉昆也心平气和地接受了哥哥的歉意 。
哥俩和好了 , 周志刚却在睡梦中去了另一个世界 。

周志刚的去世让周蓉难过极了 。 三个儿女中 , 数她让父亲操心最多 。 秉义从小到大没让父亲操过什么心 , 秉昆也只不过与郑娟的婚姻上让父亲失眠过 , 周蓉就不同了 , 老父亲不止一次为她所经历的坎坷流过泪 , 她却从没对父亲说过一句感恩的话 。
父亲的去世也加重了秉义心中的羞愧 。 在殡仪馆 , 他抱着秉昆 , 流着泪说道:“咱们三个儿女中 , 你是最对得起爸爸妈妈养育之恩的 , 哥简直就成了上门女婿 , 但这不是哥愿意的……”
依秉义和周蓉的想法 , 自己为家庭增光 , 便是对父母感恩了 。 但现在 , 他们明白这是大错特错的 。 他们陷入了巨大的悲伤之中难以自拔 。
秉昆也因自始至终没得到父亲的认可 , 而倍感遗憾和心酸 。 这也是他后来和骆士宾起冲突 , 犯下滔天大错的根源 。 他生怕自己给父亲丢脸 , 给家族蒙羞 。 所以在和骆士宾的“夺子大战”中 , 他完全失去了理智 , 失去了判断能力 , 只是一味地想要把这件事瞒下来 , 甚至不惜让骆士宾“闭嘴” 。
每个人都持有被认可的心理 , 而不被认可是人生中无法回避的一种遗憾 。 如果说“不被认可”是一种瑕疵 , 那么处处渴望“被认可”也是生命的一种缺陷 。

写在最后
周志刚离世后 , 从某种意义上 , 周家已经走向没落 。
第二年 , 秉昆为了保护郑娟 , 和骆士宾起争执 , 两人齐齐从二楼摔下去 , 骆士宾在下 , 秉昆在上 。
骆士宾摔成植物人 , 秉昆被判刑十五年 。
第三年 , 骆士宾死 , 妻子曾珊没有继续追责 , 秉昆因表现好还获减刑 , 于2001年重获自由 。
秉昆入狱的十二年 , 周蓉为了找回女儿 , 也在法国漂泊了十二年 。
十二年中 , 周秉义早已不是军工厂的党委书记 , 他被任命为本省第二大城市的市委书记 , 一干就是两届 。
从级别上 , 秉义属于平调 , 依然是正厅级 。 但从劳累程度上 , 明显是更心力交瘁了 。
他在市委书记的职位上举步维艰 , 干得极不顺心 。
周秉义是背着“汉奸” “卖国贼”“不择手段往上爬的官迷”这样一些骂名去上任的 , 他作为全市乃至全省“卖厂 ”干部中名气最大的人 , 成了下岗职工们的众矢之的 。
家里的院墙经常被贴上诅咒恐吓的标语 , 窗子也在夜里被砖头砸碎好几次 。 郝冬梅一段时间出门 , 竟需要便衣民警保护以防遭到泄愤者袭击 。

从狱中刚刚重见天日的秉昆 , 听到周聪给自己叙述的这些事 , 忍不住哭出声来:
想当年 , 你爷爷奶奶 , 你大伯姑姑 , 都是广受尊敬的人 。 不成想 , 现如今你姑姑摊上那样的事 , 你大伯落了这样的下场 , 我又刚从监狱放出来……咱们周家 , 岂不成了光字片人人都可以笑话的人家了吗?
周聪告诉秉昆:“爸 , 你想得太多了 , 何必那么想呢?各家过各家的日子 , 谁家都可能有过不顺的时候 , 笑话别人的人 , 到头来难免也会被别人笑话 。 现在 , 很多人都快被眼下的日子愁死了 , 谁还有心思关心别人家的事呢?”
秉昆就是太在意别人的看法 , 太在意父母哥姐对自己的评价 , 周志刚从小对他的打压 , 让他极其不自信 。
幸运的人 , 一生都被童年治愈;不幸的人 , 一生都在治愈童年 。
周秉昆从小就生活在哥哥姐姐的阴影下 , 他太渴望被认可 , 被承认 。 当年他独自承受母亲瘫痪在床、玥玥年幼需要照顾的困顿 , 除了不愿耽误哥姐的前程 , 何尝不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 。
一个靠牺牲自己来获得他人好感的人 , 他的人生注定是艰辛的 。 周秉昆完全没有自我 , 他活得太憋屈也太辛苦 。
苏格拉底说:没有经过理性思考的人生 , 就是没有价值的人生 。
人 , 必须认清自己 , 才能找回价值所在 。
萨特说:人 , 生活在别人的目光中 , 所以他无法认识自己 , 必要要依靠别人的评价才能认识自己 。
他人的评价是一种捆绑 , 只有挣脱才有自由 。 只有坚持自己 , 人生才有价值 , 才可以简单而美好 。
【人世间|《人世间》原著:周志刚的去世,揭开了老周家走向没落的根源】这应该是《人世间》要告诉我们的一个道理 , 不然也不会让“自私且无情”的周蓉 , 结局却最圆满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