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人即地狱|从存在主义焦虑到他人即地狱,《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诡异又现实

他人即地狱|从存在主义焦虑到他人即地狱,《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诡异又现实

文章图片

他人即地狱|从存在主义焦虑到他人即地狱,《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诡异又现实

文章图片

他人即地狱|从存在主义焦虑到他人即地狱,《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诡异又现实

文章图片

他人即地狱|从存在主义焦虑到他人即地狱,《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诡异又现实

文章图片

他人即地狱|从存在主义焦虑到他人即地狱,《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诡异又现实

文章图片

他人即地狱|从存在主义焦虑到他人即地狱,《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诡异又现实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TheBansheesofInisherin)是2022年最容易被人错过的年度佳作 。

马丁·麦克唐纳擅长处理人物微妙的人物关系 , 表现人性最隐匿的一面 。
《三块广告牌》中 , 他把那些看起来已完全被用滥的通俗形式重新注入活力 , 蓄意戏谑地把陈词滥调和其他过分熟悉的母题搭配使用 , 并创造出新奇的组合 。
他作品中的刻板印象是符号化的、可辨识的 , 如果把他看成一个拼贴高手 , 那可能会忽略了他讲故事的高超本领 , 他更多地表达了后现代解构宏大叙事的精神 。
这次的《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 , 早在威尼斯电影节上就大放异彩 , 拿下最佳男主角、最佳编剧两项大奖 。 金球奖上更是罕见获得多项提名 , 成为奥斯卡最有力的竞争者之一 。
《伊尼舍林的报丧女妖》非常特别 , 这种电影一年没两部 。
麦克唐纳的剧本 , 经常呈现一个荒凉世界中一些孤独、疯狂的个体互相依存、互相伤害 , 伴随着血腥、赤裸裸的暴力和凶杀 , 黑色喜剧风格与宿命般的悲剧故事诡异地杂糅在一起 。
故事发生在伊尼舍林岛 , 一座被大海包围 , 远离大陆的小岛上 。
这里的人生活规律乏味 , 单调纯粹 。 劳作一上午 , 下午两点便到酒吧聊天度日 。
农夫帕德里克(科林·法瑞尔饰)和往常一样 , 准时来到酒吧 , 希望和老友、音乐家科尔姆(布莱丹·格里森饰)照旧侃大山 。

几十年如一日 , 偏偏在这一天 , 科尔姆故意避开帕德里克 , 拒绝与他交流沟通 , 且显得异常决绝 。
帕德里克和其他人都觉得是他们发生了矛盾 , 不过闹闹别扭 。 但事情的发展远超众人的想象 。

为了断绝关系 , 科尔姆一次次切断手指 , 威胁帕德里克 , 希望留他一人 , 不要再来打扰 。
科尔姆谈及原因:我只是觉得跟你一起聊天 , 是浪费我的生命 。 我再也不想 , 听你讲两个小时驴粪了 。 我有种时间在我身上溜走的强烈感觉 。 我希望能有传世作品留于人间 , 死后被人铭记 。
对于老好人农夫帕德里克来说 , 这是无法理解的 。 他第一反应是:“你要死了吗”“我们每天不都是这样度过的吗”?
帕德里克难以理解科尔姆的存在主义焦虑 。 “我为什么活着” , “我死后如何不被遗忘” , “通过什么来证明我是谁” 。

作为音乐家 , 小提琴手 , 科尔姆自然希望自己能够用音乐延续自我的存在价值 。 而如何自己还和曾经一样 , 同帕德里克整日喝酒聊驴粪 , 他很难静下来 , 这对于他来说 , 无异浪费生命 。
帕德里克难以理解存在主义焦虑 , 但面对突然袭来的孤独 , 他却惊慌失措 。
对帕德里克来说 , 好友的抛弃 , 妹妹的离开 , 宠物的死亡 , 带来一种世界性的终结 , 他所依赖的人际关系破碎了 , 他所寄居的那个小小的精神世界坍塌了 。
故事越往后发展 , 我们便不得不开始思考 , 科尔姆“分手的决心”是否有些过度 , 帕德里克面对孤独的应对方式是否又太偏执 。

科尔姆对帕德里克的突然厌烦 , 似乎与叔本华所说的不谋而合:一个人对与人交往的爱好程度 , 跟他的智力的平庸及思想的贫乏成正比 。 人们在这个世界上要么选择独处 , 要么选择庸俗 , 除此以外再没有更多别的选择了 。

科尔姆为了追求艺术、追求一种心灵的无障碍与自由 , 选择了以自己的肉体作为代价 。 这是一种典型的存在主义的自由选择——承担了自己选择的全部责任 。
帕德里克死死抓住朋友之间的关系不愿放手 , 是因为害怕孤独、害怕虚无 。
科尔姆则是主动追求孤独 , 摒弃社会生活的种种规范 , 不仅在人际交往上任意为之 , 对自己的身体的支配也超出了宗教规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