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骥才雪夜来客 冯骥才的文章

冯骥才的文章(冯骥才雪夜来客)
2014年 , 冯骥才先生访问俄罗斯 , 俄罗斯朋友在著名的文学咖啡馆迎接他 。那天正好是中秋节 , 在异国他乡见朋友 , 赏月 , 分享月饼 , 是一种特别的味道 。这个往事是冯先生在《俄罗斯双城记》一书中写的 。随着中秋节的临近 , 在此与大家分享 。愿你无论是否与家人团聚 , 都能在同一轮明月下 , 享受团圆与美好的节日情怀 。
文学咖啡馆文字/冯骥才
圣彼得堡大学的拉乔诺夫教授选择了涅瓦街上的文学咖啡馆欢迎我们 , 他的妻子伊琳娜和女儿《灵修》俄文版的翻译苏悦华陪同 。西伊·格林教授于2011年去世 。当时我正在欧洲访问 , 拉乔诺夫在海外电话里告诉了我这个坏消息 。我既惊讶又难过 。西吉林走得太突然了 , 就像一盏灯突然变暗了 。
这家街头咖啡馆门面小 , 但名气不小 。因为果戈理、莱蒙托夫、陀思妥耶夫斯基、柴可夫斯基、舍德林、克雷洛夫、朱可夫斯基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都曾在这里喝过咖啡;最重要的是 , 这家咖啡馆与导致他在普希金死亡的决斗有关 。决斗曾在俄罗斯流行 , 莱蒙托夫在决斗中被杀 。但是苏悦华告诉我 , 在普希金时代决斗是非法的 。普希金来到这家咖啡馆与他的追随者和医生进行秘密会面(根据规定 , 双方必须带这两种人来决斗) 。喝完咖啡 , 大家去决斗 。这样一来 , 这家有着如此特殊“历史”的咖啡店自然就成为了今天游客们感兴趣的地方 。没有人知道过去小咖啡馆的天气;如今 , 在旅游的推动下 , 装修强调优雅和优雅;可以随意调节的华丽吊灯和灯光 , 酒红色墙壁上的相关名人雕像、油画、风景照片和复制的历史文献 , 透过打开的窗帘可以看到的涅瓦河 , 一位六十多岁的钢琴家正在弹奏抒情歌曲...所有这些显然都是为游客创造的 。

冯骥才雪夜来客 冯骥才的文章

文章插图
涅瓦大道上的文学咖啡馆
第一次看到我的俄文版新书《灵修》 , 硬壳精装 , 印得很帅 。书里还有我的三十二幅画 , 比中国版的《三联》精细多了 , 拍的时候感觉很好 。这是一个比较的中俄版本 。以汉学家司戈林超人的才华——他的中文和俄语一样精通 , 相信翻译的笔一定能把我的文字活起来 。很抱歉 , 斯格林走了 。他的妻子和女儿精通国学 。这个家族堪称国学之家 。他的妻子相当沉默寡言 。她翻了翻书 , 指着书中她最喜欢的画 。一看到它们都属于一幅有点感伤意味的画 , 我就知道了她的性格...
事实上 , 多愁善感是俄罗斯人天性的一部分 。他们钟爱的文学艺术 , 如屠格涅夫、契诃夫、普宁的小说 , 列维坦的绘画 , 柴可夫斯基、拉赫曼诺夫的音乐 , 都深深地渗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无论是对生命、对一切还是对自然 。这种富有同情心的性格使他们天生适合艺术和文学 。

冯骥才雪夜来客 冯骥才的文章

文章插图
当时刚出版的俄文版《灵性》 。
美酒佳肴中的交谈无拘无束 , 交谈的话题丰富而混乱 。晚上回来的时候 , 我会在脑海里记下我记得的东西——在这里 , 我只写别人的名字 , 只为自己用一个“我”字:
【冯骥才雪夜来客 冯骥才的文章】苏悦华:十年前 , 俄罗斯的年轻人已经变了 。当时他们都想尽办法挣钱 , 找素材 , 热爱美国电影和歌曲 。现在我们开始关注能源和自己的传统 , 开始“转身” 。
我:我们还没转身 。局部只有一些“转身”的迹象 , 这是我们知识分子非常关心的问题之一 。
拉乔诺夫:即使在过去 , 中国对俄罗斯的了解也比俄罗斯对中国的了解要多得多 。现在年轻人对中国感兴趣 , 但是我们的专家明显不足 。
我:中俄之间的相互了解应该分为几个阶段 。十月革命前 , 在俄国时代 , 你们的汉学圈很强大 , 很多汉学家对我们研究得很熟练 。但当时中国对你知之甚少 , 学术界也没有像样的讨论 。进入20世纪就不同了 。中国的革命来自俄罗斯 , 革命理论来自俄罗斯 , 中国的知识分子想向你们学习 , 提高思想 , 所以他们努力学习俄罗斯 。我们对你的研究是全面的 , 超过了你对我们的研究 。然而 ,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 , 中国的外交视野转向了西方 。而解体后 , 你的眼力在看西方 , 没人看对方 。另外老一辈的专家越来越少 , 现在感觉有点悬 , 这是事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