舶来品|谁是最会唱“舶来品”歌曲的港乐歌手?

舶来品|谁是最会唱“舶来品”歌曲的港乐歌手?

文章图片

舶来品|谁是最会唱“舶来品”歌曲的港乐歌手?

文章图片

【舶来品|谁是最会唱“舶来品”歌曲的港乐歌手?】舶来品|谁是最会唱“舶来品”歌曲的港乐歌手?

弹丸之地的香港 , 在上世纪80、90年代以其前瞻性和娱乐性 , 引领了华语流行乐潮流20载 。
香港虽然地方小 , 但是80、90年代市场巨大 , 港乐向华语乐坛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和经典歌曲 。
因为地方小、市场大 , 港乐在自己创作的同时 , 大兴“舶来”之道 , 让一个个歌手通过一首首名曲改天换命 , 成为华语乐坛最光彩闪耀的当红偶像 。
其实 , 港乐的“舶来”文化早有先例 , 在许冠杰、顾嘉辉没有发展现代粤语流行歌前 , 香港流行的是西洋乐和白光、姚莉、吴莺音、李香兰她们那种类型的旧时国语歌 。
虽然许冠杰、顾嘉辉将香港市井文化和粤剧粤戏等元素注入现代港乐 , 但港乐引用欧美日韩等地先锋音乐的惯例保留下来 。
随着上世纪80年代大量新生歌手的涌现 , 港乐音乐人的创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 , 向欧美日韩甚至台湾、新马泰“舶来”当红歌曲成了养活歌手和唱片公司的一条捷径 。

今天 , 与喜欢关心港乐的朋友一道来讨论:谁是最会唱“舶来品”歌曲的港乐歌手 。
黄家驹曾发出“香港没有音乐 , 只有娱乐圈”的愤慨 , 他对港乐不重视原创的行为十分痛心 。
其出发点没有错 , 毕竟“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 但很多歌手都认同“音乐是没有国界的”这个观点 , 港乐引进其他地区当红歌曲 , 是无奈也是求生存 , 大可不必过分指摘 。
其实 , 港乐向其他地区购买当红歌曲版权 , 往往要花费比一首原创歌曲更多的精力和成本 , 歌曲红了固然好 , 歌曲不流行将会失去更多 。
好在 , 许多“舶来品”经过港乐歌手的演唱 , 发挥了更大的魅力 , 也给了歌手名和唱片公司利 , 可谓达到了“四赢”——版权方受益、歌手受益、唱片公司受益、歌迷受益 。
港乐的知名歌手 , 大都唱过“舶来品”歌曲 , “三王一后”、“四大天王”、“四大天后” , 无不唱过别人家的歌曲 。
地位尊崇如“歌神”许冠杰 , 其莲花乐队时期还有单飞时期 , 也唱过大量英文汉化版歌曲 。
但从1974年《鬼马双星》开始 , 许冠杰开始了十几年原创道路的探索 。
罗文、林子祥、关正杰、徐小凤、甄妮 。。。 他们都改编过许多欧美和日本的歌曲 , 这些歌曲也成为他们的代表作 , 比如罗文的《前程锦绣》和《好歌献给你》、林子祥的《千亿个夜晚》和《敢爱敢做》、徐小凤的《风雨同路》、关正杰的《人在雨下》、甄妮的《明日话今天》等 。

吕方的代表作《听不到的说话》和《不舍得你》 , 钟镇涛的《让一切随风》 , 林忆莲的代表作《激情》和《灰色》 , 黄凯芹的《雨中的恋人们》 , 李克勤的《月半小夜曲》、《护花使者》和《红日》 , 叶倩文的《祝福》和《CHA CHA CHA》 , 王菲的《容易受伤的女人》和《梦中人》等 , 都是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改编歌曲 。

港乐80年代的“三王一后”中 , 张国荣的《风继续吹》、《MONICA》、《有谁共鸣》、《共同度过》、《拒绝再玩》、《爱慕》、《不羁的风》 , 梅艳芳的《赤的疑惑》、《梦伴》、《将冰山劈开》、《曼珠沙华》、《夕阳之歌》、《耶利亚》 , 陈百强的《深爱着你》、《童年乐趣多》、《一生何求》、《回望》等 , 都是改编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歌曲 。
四大天王中 , 刘德华的《长夜多浪漫》、《永远记得你》、《离开你以后》、《但愿未流泪》 , 黎明的《夏日倾情》、《我的亲爱》 , 郭富城的《对你爱不完》、《唱下去》等 , 都是日文歌的改编版 。
据悉 , 四大天王中 , 黎明的歌曲中有22首歌曲改编自日本 , 郭富城有11首 , 刘德华有9首 , 翻唱日文歌曲最多的 , 是张学友的39首 。

“三王一后”中 , 张国荣有28首歌曲改编自日本 , 谭咏麟是26首 。

除了这些歌手 , 另一位改编歌曲数量较多的 , 是宝丽金当年的“一姐”陈慧娴 。
谭张二人 , 虽然张国荣在改编数量上比谭咏麟多 , 但谭校长的26首改编歌曲 , 几乎是首首经典 , 其平均水平和整体水准似乎更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