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衍|戒杀答疑3

萧衍|戒杀答疑3

问:百善孝为先 , 杀生奉养父母 , 乃是名正言顺的事情 。 上天必不会以杀生之罪加给孝亲之人 , 动物也不会因为微细怨恨 , 便要报复孝亲之人于命终后 。
答:从你角度看 , 应当奉养者不过一父一母两人 , 从天下角度看 , 应当奉养者无穷无尽 , 天下父母有多少 , 你可以算算 。
如果天下人都为父母杀生害命 , 血流成海 , 积骨成山 , 不足以喻其罪 。
杀害如此众多的物类 , 其中有多少物类是你宿生父母、六亲眷属?杀害宿生眷属 , 供养现生父母 , 是不是有点儿颠倒迷惑?
如果这些被杀动物中 , 有你宿生父母 , 你把他杀了供养现生父母 , 则颠倒迷惑甚矣!
如果为父母杀生 , 上天就会见谅 , 试问上天只原谅你一人吗?应该原谅全天下人才对!可为何杀生之人屡屡遭受杀报?
一言以蔽之 , 还是你不曾细心琢磨其中道理 , 若用心推敲 , 你早已去佛前忏悔罪业去了 。
问:为人子当报答父母 , 父母过世 , 应为父母设祭奠 。 父母在世时不持斋 , 若用素食 , 是不是不顺父母?
答:如果说先祖是因为你祭奠才能吃口饭 , 那你应该一天三次祭奠 , 不然过世父母会没饭吃 。 你为何只在清明、中元、元旦、忌日设祭?
如果说不设祭奠 , 过世父母也能吃上饭 , 则设祭不过是略尽人子之心 , 岂以宰杀炮烙动物为尽心?
为人子者 , 于父母生时不能尽心奉养 , 而在父母过世后又以杀生让父母添罪召尤 , 连累父母多生受报 , 简直不孝之至 , 枉为人子!
孝子设祭 , 当为过世父母陈列蔬果 , 诵经念佛 , 以资冥福 。 若屠杀生灵设祭 , 非但对过世父母无益 , 还会徒添罪业 。
问:子孙为祖先设祭 , 祖先会来享用吗?
答:若祖先在鬼道 , 子孙精诚设祭 , 祖先会来享用祭品 。
若祖先在天道 , 因天界乐趣无穷 , 祖先必不肯来 。
若祖先在三途恶道 , 因身心痛苦 , 亦不能来享用 。
若祖先在人道 , 别有六亲眷属缠缚 , 不能来享用 。
但 , 子孙能设祭 , 不忘祖宗 , 因孝顺心故 , 自能获福 , 如《中阿含经》所说 。
(备注:大德周安士所说 , 为一定之常规 , 即常理如此 。 我读古籍 , 偶见少年于睡梦中回到前世家庭 , 享受子孙祭奠 , 可知祖先生人道 , 偶尔亦能享用子孙设祭 。 )
问:祖先如果不来 , 会有他神享用祭品吗?
答:有 。 《长阿含经》云:一切人民所居舍宅 , 皆有鬼神 , 无有空者 。 《优婆塞戒经》云:若近树林 , 树神受祭;若近江河泉井 , 江河泉井等神受祭 。
问:梁武帝用面食代替牺牲 , 史官说这是亡国绝嗣之兆 , 故知祭祀祖先 , 决不能用素食 , 用素食非礼也 。
答:对于人的功过 , 应分开来论 。
梁武帝 , 杀六贵 , 水灌寿阳城 , 这是他不仁之处 。
若论及他以面食代替牺牲这件事 , 非但无过 , 反而有大功 。 如果梁武帝不以面食做成三牢牺牲祭祀 , 则后世之中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残杀物命 , 耗散民财 。
梁武帝一念之仁 , 以面食代替牺牲 , 令天下后世效法 , 冥冥中即能消灭无边杀业 , 比起商汤解网、子产畜鱼 , 要强很多倍 。
梁武帝失天下 , 这是国运使然 , 与他用面食代替牺牲无关 。
如果说梁武帝亡国是因为祭祀时不用牺牲所致 , 则陈、隋等国君 , 祭祀全用太牢(牛羊猪) , 为何亡国如此之速?
如果把亡国原因归结为不用牺牲 , 则侯景之乱、安史之乱时 , 只须用太牢祭祀一下 , 敌人即会退兵 , 何须再去讨伐?
按照你的说法 , 是将江山社稷安危拴在了牛羊猪等畜生身上 , 有这种道理吗?
且如尧、舜、禹三代圣王 , 不能保子孙必贤良 , 不能保基业常青 , 安可以成败论英雄?
始作俑者 , 象人以葬 , 孔子见到后说:始作俑者无后 。 由此可知 , 把面食做成畜生形状祭祀 , 圣人尚未满意 , 假的都不行 , 何况用真畜生祭祀?
你谈到梁武帝 , 对梁武帝了解多少?
梁武帝即位后 , 受菩萨戒 , 断酒肉 , 节俭爱民 , 虽在暗室之中 , 必整肃衣冠 , 哪怕炎炎烈日三伏天气 , 他也未曾脱衣露体 。
每有死囚斩首 , 梁武帝持斋一月 , 死囚临刑时 , 梁武帝因哀悯故 , 时常涕泗横流 。
休兵甲 , 养黎民 , 自晋朝到陈隋朝 , 帝王众多 , 但称小康盛世 , 无一位帝王能比过梁武帝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