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知识点,CFA一级经济学-总产出,物价和经济增长( 二 )


贸易盈余(trade surplus)-X>M
实物资产投资(investment spending)-I
再进行变形得到:
G-T=(S-I)-(X-M)=(S-I)+(M-X)
意味着政府赤字最后要由私人存款和贸易赤字来分担 。
再变形一下:
(S-I)=(G-T)+(X-M)
在等式左边:
S:储蓄与实际收入正相关,收入越高储蓄也就越高;
I:实物投资与利率r负相关,存款利率越高,实物投资越少;
投资与总产出或总收入正相关,相当于越高投资者越看好 。
在等式右边:
G-T:政府支出G几乎稳定,而税收T和收入正相关;
X-M:总收入高的国家,进口也相应较高 。
因此整个公式两边都是各自相对于利率r和总收入Y(GDP)的变化关系,以r为纵坐标、Y为横坐标,分别表示出(S-I)和(G-T)+(X-M):

重难知识点,CFA一级经济学-总产出,物价和经济增长

文章插图
通过调节投资I和储蓄S,可以维持总收入等于总支出 。利率r和收入Y之间是反比关系,也就是IS曲线 。IS曲线代表的是商品市场均衡,卖商品的收入等于买商品的支出 。
LM曲线则代表了货币市场的均衡,货币的需求量等于货币的供给量 。
先说货币的需求量,指的是大家以货币形式实实在在持有的财富,基本的三类需求为:
交易性需求(transaction demand):用来买东西,MD1,与总收入有关;预防性需求(precautionary demand):应急的钱,突然生病,MD2,与总收入有关;投机性需求(speculative demand):预防别的资产掉价的钱,MD3,与利率有关 。
因此,总的货币需求量:
MD=MD1+MD2+MD3=MD(r,Y)
当居民的实际收入增加时,实际利率r必须也跟着增加,才能维持货币需求和货币供给之间的均衡 。这条曲线就是LM曲线 。关于货币的问题,还要记住货币中性,也就是一个国家的实际GDP不会受到货币供给量的影响,如果发行新货币,只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 。
IS是商品市场的均衡,LM是货币市场的均衡 。
都是实际利率r和实际收入Y,不是名义的量 。
重难知识点,CFA一级经济学-总产出,物价和经济增长

文章插图
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就是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达到均衡时的实际利率水平r和实际总收入Y 。
重难知识点,CFA一级经济学-总产出,物价和经济增长

文章插图
AD曲线 AS曲线
如果名义的货币供给量不变,当物价水平上升时,实际的货币需求量上升,相当于实际的货币供给量下降,LM曲线向左移动,实际收入水平降低 。物价水平和实际收入的关系就是总需求关系,也就是AD曲线 。
重难知识点,CFA一级经济学-总产出,物价和经济增长

文章插图
总需求曲线的影响因素:
居民财富增加,导致总需求增加,右移;居民和企业看好未来,总需求增加,右移;资本利用效率提高,右移;财政政策,提税左移,提高政府支出右移;货币政策,紧缩左移,宽松右移;汇率->进出口,净进口左移,净出口右移;世界经济增长,右移 。
AS曲线,是对应的国内产出水平下,厂商愿意供应的数量,一共分为3段:
超短期短期长期其图形如下所示
重难知识点,CFA一级经济学-总产出,物价和经济增长

文章插图
在超短期,是一条水平线,即使物价水平不变,企业也可以改变产量;
短期,AS曲线斜向上,与物价水平正相关;
长期,AS曲线竖直,产出不变,因为厂商的各方面成本也相应上升 。
长期AS曲线代表了经济的潜在满载产出能力,此时的Y称为潜在GDP(potential GDP),它代表了在充分就业下的自然产出水平 。
AS曲线的影响因素:
名义工资,代表了厂商的成本,增加导致左移;投入品价格,同样代表成本,增加导致左移;税收代表利润扣减,增加导致左移;补贴代表利润附加,增加导致右移;价格预测代表收入预测,增加导致右移;汇率,本币升值,材料成本降低,右移 。
短期的会逐渐形成长期的现象,因此短期因素也是长期因素,除了上述外,还有长期因素:
自然资源供给增加,右移;实物资本供给增加,右移拉动力供给增加,右移;人力资源增加,右移;生产力和科技提高,右移 。
宏观经济的均衡状态:
长期充分就业短期衰退差短期通涨差短期滞涨
所谓短期均衡,指SRAS和AD交叉点,而长期均衡,则是SRAS、AD和LRAS交叉的点 。
所谓的衰退差和通涨差,就是短期均衡状态实际GDP相对于潜在GDP时的差额 。是由AD曲线移动导致的 。
衰退差下,实际GDP小于潜在GDP,失业率升高,物价升高,通涨差则与之相反 。这两种情况下,政府可以选择不干预,由市场自行调节,也可以选择采用相反的策略,在衰退差采用宽松政策,通涨差下采用紧缩政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