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硬皆施、上演“骗中骗”……揭秘“共享屏幕”骗局


软硬皆施、上演“骗中骗”……揭秘“共享屏幕”骗局

文章插图
如果有陌生人要求与您“共享屏幕”“分享屏幕”,请一定要当心 。近期,一种名为“共享屏幕”的新型诈骗形式正在寻找“猎物” 。
采访人员调查发现,此类诈骗往往以“XX客服”“XX商家”等面孔出现,骗取受害者信任“共享屏幕”,实时监控受害者短信验证码等进行转账,甚至上演骗中骗 。一旦诈骗得手,骗子便迅速消失,追缴面临不小难度 。
诱饵
“退款”薅走6万元,骗小孩解“防沉迷”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几个月,但每每想起那两三个小时,苏丽就感到难受——因为轻信可以“退款赔偿”,她在与自称某平台“客服”的人开启“共享屏幕”后,被骗走了整整6万元 。
“你是苏丽吗?我们是某某客服 。您之前在网上买的东西有瑕疵,我们要给您退款赔偿 。”当接到这通电话时,苏丽一开始有些迟疑 。但由于自己确实在该平台买过该物品,对方又知道自己的名字和地址,她很快放下了警惕 。随后,那名“客服”询问苏丽是否已经不能查询到订单 。她打开软件一看,情况果然如此——那个购物订单已经不知所踪 。
“这样吧,我让财务跟你说,具体怎么退款你听她的 。”该名“客服”把电话交给了“财务” 。而后,“财务”要求苏丽下载一款名为“亿联会议”的软件才能退款赔偿 。苏丽下载安装该软件,并输入对方给的会议号和密码,加入了“共享视频” 。很快,当她登录某电商平台时,才发现自己在该平台的账号名和地址已被对方修改 。并且屏幕上的对方,正在该平台上不断开通网络贷款、而后返回页面,继续开通另一个贷款……此后,“财务”还“指导”她操作,将支付宝和微信向某个账号里转账 。一时间,自己卡里的钱被一笔笔扣掉,手机中的转账短信提示也不断出现 。最终,苏丽在焦急、不安和无助中,共被转走了6万元钱 。
采访人员以“屏幕共享”“共享屏幕”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仅在“黑猫投诉”平台,有关各类共享屏幕诈骗的案例,就有近50条 。而受害者的被诈骗金额,从数百元到数万元不等 。在这些被骗案例中,甚至有骗子以“解除防沉迷限制”为由,成功诈骗一名8岁未成年人 。
上个月底,8岁的小学生小宁借用父亲的手机,在卧室中玩游戏 。在打开一个名为“TT语音”的软件并进入游戏房间后,有人开始搭讪小宁,并不断询问“要不要一起玩游戏”“去下载个软件,我免费送你皮肤”……当听到小宁说自己的游戏账号有防沉迷限制时,对方表示“可以帮助你解除防沉迷” 。于是,小宁听信对方的话,下载了某书软件,并与对方开启右上角的“共享屏幕”功能 。随后,诈骗者一步步诱导小宁打开微信、支付宝等软件,询问手机验证码等信息,最后刷走15410元 。
手段
“耐心”加恐吓,上演骗中骗
与过去电话视频诈骗、添加受害者微信等形式不同,要实施此类新型诈骗,通常会借助带有“共享屏幕”或“分享屏幕”功能的第三方平台实现 。而这些平台,有的是市面主流的诸如“XX会议”“XX视频会议”“X书”等软件,有的则是不太知名、少有听说的某些软件 。
相比施骗硬件的准备,诈骗者的套路和手段准备更“煞费心思” 。除了向受害者抛出五花八门的借口和“诱饵”之外,在诈骗过程中也是软硬皆施,甚至上演“骗中骗” 。
小宁的姐姐向采访人员表示,当初弟弟在整个被诈骗过程中,都是被对方诱导和蛊惑“不要声张”“保密”的状态 。“他几乎是一直关起门来在屋里,甚至是躲在家中的衣柜里操作 。”小宁姐姐说,由于弟弟平时会用手机上网课,因此当天家人并未警觉有什么异样 。即使小宁中途出过卧室,但也始终没有向家长表示什么,更没有意识自己正在被共享屏幕诈骗 。“诈骗者非常谨慎狡猾,会询问对方的年纪、家中是否有人,以及用的是谁的手机等信息 。”小宁姐姐表示,8岁的孩子根本不懂什么防诈骗的知识,“骗子太猖狂了,我们在某书的账号也被封了,导致我们现在也无法向警方提交更多证据 。希望国家引起重视,避免更多小孩子被骗 。”
【软硬皆施、上演“骗中骗”……揭秘“共享屏幕”骗局】而苏丽被诈骗的过程,更显示出诈骗者的猖狂狡猾 。“当时有一阵子已经警觉可能是被骗了,但对方就说自己保证绝对是‘客服’,不会骗人等等,继续让我跟着操作 。”苏丽说 。后来,自己表示不愿再共享屏幕时,对方又恐吓说,“已经操作了这么多贷款,如果不继续进行,就会影响征信而让你成为‘黑户’,直接影响到孩子入学……”当听到这些话时,一时间苏丽就被“吓住了”,就跟着诈骗者的节奏操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