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站和西瓜别争了,中国没有Youtube( 二 )


那个时候互联网视频节目其实不是一个新鲜事物了 , 我们参与制作的同学基本上都是新传院以“广电人才要求”来培养的 , 经过了采编播各个环节的专业训练 , 尚且如此 。
创作、发布、反馈、优化、再创作 , 我们基本上死在了第一个环节 , 绝大多数自制视频节目又能完成几个这样的循环呢?
在校期间 , 我们院不少同学都制作过视频、音频节目 , 其中有个人兴趣 , 也有学业要求 , 基本上都是无疾而终 。我的毕业设计同样是视频访谈节目 , 经过各种繁琐流程的推进 , 甚至不免糊弄的“折磨”后 , 过审的那一刻我想的是“以后再也不会做视频了 。”
感同身受这件事是经历过类似的痛 , 而不是感动 , 感动太廉价 。
这些年 , 人们总在讲手机的普及、视频制作的门槛降低 , 称“图文已死 , 视频为王” 。
但在网络视频出现、发展的早期 , UGC与PGC之差逐渐模糊化只是看起来创作门槛在被抹平 , 事实上 , 能够成功的视频节目或者创作者 , 都经历过了比较折磨人的挫败、学习、优化过程——严格的说 , 所有成熟的视频创作者无论出身如何 , 最后都必然以PGC的要求来实现自身作品专业度和商业价值的平衡 。
能够活下去的短视频创作者 , 即使是去年火过一阵的vlog , 也只是看起来形式粗放 , 真正制作优秀、受到欢迎的vlogger不是视频行业出身 , 就是经过一段漫长的创作训练过程 , 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

B站和西瓜别争了,中国没有Youtube

文章插图
红人难成 , 红人速朽 , MCN曾经标榜的“批量孵化网红”代表了这部分幻梦 , 如今也逐渐广告代理化 。
视频是一种富媒介 , 有很高的隐形门槛 , 视频创作的学习尤其是一个进阶更进阶的过程 。创作本身的规律和过程 , 是有迹可循的 , 创作两个小时的电影 , 还是十分钟的短片 , 都要遵循这些规律:
●如果以拍摄为主 , 推拉摇移跟的摄像技巧、远全中近特的景别选择 , 视听语言学习是避不开的;
●如果以出镜为主 , 内容脚本、语言表达、副语言多少都要了解 , 自然脱稿表达和好的镜头感都堪称“玄学"级难度;
●既不拍摄、也不出镜 , 只是“拿来主义”做剪辑视频 , 脚本之外 , 画外音的练习就更重要的 , 语速、语气、停连重音对视频的观赏性会更加突出 。
任何创作都需要一个不短的成熟期 , 创作训练本身就足以“杀死”绝大多数内容创作者 。类如钟美美那样“自己随便录一遍就发出来” , 最后还获得欢迎和好评的终究都是少数 。
不会真的有人以为 , 打开手机摄像“一镜到底”说说剪剪 , 就能创作出优秀的视频吧?
B站和西瓜别争了,中国没有Youtube

文章插图
一个基本规律是 , 视频的传播效率其实很低 , 在社交链上的薄弱使得网络视频的传播效率问题尤其突出 。
爆款视频 , 恰恰是借助了音频的传播模式——「重复—洗脑—传播—再重复」 , 早期抖音大类是音乐类 , YouTube第一大类也是音乐视频 。
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竖屏短视频 , 也是这个规律下的产物 , 降低了时间成本的同时(一分钟以内) , 增加了“神曲”的可重复消费特征 。
再推及社交链 , 微博传播结构有一定的社交优势 , 因而微博爆款中短视频的播放量起码比视频平台高一个数量级 , 比如vlog这种形式 , 尤其不能忽视微博这个渠道 。
B站和西瓜别争了,中国没有Youtube

文章插图
此外 , 从创作的角度看 , 抖音最早以音乐、舞蹈为主的跟拍、模仿形式 , 又进一步降低了视频内容的创作难度——不断降低用户行为成本 , 大众内容创作才能逐渐兴起 , 各大视频平台都在推自己的短视频创作工具也是这个道理 。
虽然视频的普遍传播效率低 , 但人们对视频传播量的评估标准却要比图文高的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