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是什么意思?秋分到底“分”什么呢?_1

“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是什么意思?秋分到底“分”什么呢?
今年9月23日9点03分31秒交节二十四节气中的秋分节气,在《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 。”;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也有:“八月中……解见春分”的描述 。这里的“分”同春分一样,把白天和夜晚平分了,并且还把秋季的90天平分了 。秋分这天,阳光直射地球赤道,此后,阳光直射位置更向南移,北半球渐趋昼短夜长,气温逐渐降低 。

“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是什么意思?秋分到底“分”什么呢?_1

文章插图
秋分有何特殊寓意呢?
古人认为立秋是秋季的开始,霜降是秋季的结束,而秋分正好处于立秋和霜降的中间,因此秋分就有了平分秋季的意思 。农谚说:“一场秋雨一场寒”,“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 。“八月雁门开,雁儿脚下带霜来”,到了秋分东北地区温度进一步下降,有些地区甚至能够见霜了 。
“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是什么意思呢?
按古人的经验,是不希望秋分节气这段时间下雨的,下雨会使即将收获的作物倒伏、霉烂或发芽,造成作物减产 。所以,老话有“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的说法 。
因为,南方的双季晚稻秋分时节正处于抽穗扬花,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低温天气来得早或连续阴雨形成的“秋分寒”天气,是双晚开花结实的主要威胁,不能够结实,只能割了喂老牛了!
有人可能要问了,秋分不是9月23日吗?怎么说是八月中?二十四节气到底是阴历还是阳历呢?秋分到底是节还是气呢?
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前就开始记录昼夜的长短,每天等待“大火星”升起的那一刻,观察太阳的角度,测量正午的影子,通过“昼参日影,夜考极星”的方法来测定节气 。所以,二十四节气就是根据太阳直射地球的角度来决定的,也就是说二十四节气在阳历上的交节日期是相对固定,相差不会超过3天 。从这点来看,二十四节气就是阳历 。
比如,冬至日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在南南回归线上,生活在北半球的人会感觉到白天是最短的 。此后,太阳慢慢开始往北回来了,白天的时间逐渐拉长,到了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这个时候昼夜等长 。然后,太阳继续往北走,走到夏至日的时候,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 。此日后,太阳又开始南移了,南移到赤道时就是秋分 。太阳再往南走,又到了“冬至日”,这一年就结束了 。所以,古人把“冬至日”作为一年的开始,来决定人们的播种、耕耘、收获和冬藏 。有了二十四节气,人们就可以按时令在每两个节气之间安排相应的农事活动 。
总之,太阳的直射点就是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造成地球四季更替,寒来暑往 。
“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是什么意思?秋分到底“分”什么呢?_1

文章插图
咱们国家从古代开始就是农业大国,一切的活动都是围绕农业生产展开的 。所以,二十四节气就是为了农民更好从事生产活动而设立的 。
我们知道咱们古代是看月亮纪时的,是阴历,而太阳历法最早是古希腊等西方的计时方法 。但是,我们知道阴历是根据一个月的月亮的阴晴圆缺而纪时的,是有缺陷的,它不能够反映出四季的变化,不能够指导人们农业生产 。
咱们古人是非常有智慧的,为了能够指导劳动生产发明了“干支历”,而干支历里最重要的内容就是二十四节气和十二月建 。
干支历又叫星辰历、甲子历和节气历,由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组成 。其中,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天干和地支两两配对来计时 。
“秋分不露头,割了喂老牛”是什么意思?秋分到底“分”什么呢?_1

文章插图
用干支纪时是非常准确的,咱们国家在清朝以前都是用干支来纪时的,可以用干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 。到了民国的时候才开始启用西历来纪时,就是我们现在用的阿拉伯数字来表示的纪时法 。
而干支历中的二十四节气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现在已经有很多人不再相信二十四节气了,认为已经过时了,但我认为,我们应该好好的传承下去,千万不能把老祖宗留给我的遗产弄丢了 。
干支纪时和太阳纪时和月亮纪时一样,都是把一年分成了十二个月,不同的是,太阳纪时的新年第一天是阳历1月1日,阴历纪时新年的第一天是正月初一,而干支纪时新年的第一天是立春日,也就是说从今年的立春日到明年的立春日为一年,立春节气交节的那一天为一月的月首 。这会明白了吧,以后有人再问新年的第一天是哪天,就要分清是哪种纪时法,历法不同,新年的第一天也不一样,并不是在同一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