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电报机发明时间 1881年12月有线电报创始

1872年5月8日《申报》的一则旧闻
《电机信缘起》
泰西各国制电机以通音信,名曰电报 。用铜线穿山透水,埋诸深土,收电气 。通之,虽数千里之程,顷刻可达 。迩来其他各城各镇俱有电路,四通八达,分布经纬,或报军情,或捕盗贼,以及商贾物价无日不知,无处不达 。
近英国于欧罗巴及天竺各造电报计五千余里,用铜线重达五千吨 。
【有线电报机发明时间 1881年12月有线电报创始】据云,作时惟下线最难,其间逢山透山,遇水过水 。至普鲁士国海滨,此处水浅而沙软,土挖即平,足踏即陷,必深掘至下,得坚土方可施展 。时有天竺工人自恃勇力,赤身入土,不逾时而毙,继下者亦几殆,后得以壮士许以重酬,始克深入土中,置线以透电气焉 。
置电报作字之法,创于意大利之戛氏,以素纸浸药水处,设铜板为几,以通电气,上有铁笔可使运行 。此头以笔作其字,彼头之笔亦如之,电过则药纸色变,而字迹显矣 。
又有指字法,其式若罗盘,周书字数,均用活机盘,心复设电针电机,启则针自运行,机闭而针自止,如此处将活机按某字,则彼处盘针即指某字,可集字以成句也 。
按电报之法,各国虽有共同,而美国郝氏所造,似最便捷 。其法设一方柜状类洋琴,中用铜丝若干,上连字母,下接电路,上有活字印板,如此处按某字,则头活字应机而出,印于纸上,一时许有传至五千言者 。云其人造此,系中国道光二十年,越六载而其机始成 。
英俄二国相距万里,亦以铜铁线编成巨缆,沉之海底,以通电路,机成于咸丰八年 。第一信云即报天津和议也 。
乙丑夏,有洋商连那士,于上海浦江之东,排列木椿,相去各三丈余,入土深四五尺,上用铁链牵连,直至吴淞江而止,名曰通标,即电线闻路,不及百里而需资已经累万,然则欲成大功者,固不可以惜小费也 。
这是一篇关于有线电报的文章,介绍了当时有线电报的作用、创造、样式和曾经在上海出现过的有线电报事件 。
简单聊聊这篇文稿里说了啥,以及它没说的事情 。

有线电报机发明时间 1881年12月有线电报创始

文章插图
电报相关资料
有线电报是用铜线连接的,可以用它传递信息,不受空间阻隔,可以把它用在军事和商业领域 。其中有三种类型的电报机 。
电报的样式
这篇旧闻里提到的“意大利戛氏、指字法、美国郝氏”,没有找到对应的真实人物,译名太“中国风”了,让人摸不着头脑 。
里面提到的“美国郝氏”,“道光二十年”就是1840年这个特殊的年份,第一次鸦片战争轰开满清王朝大门的时间,按理说当时有线电报领域,美国人,最出名的就是莫尔斯,但译名对不上,电报机结构时间也有偏差 。
在有线电报历史上,1837年,英国科学家库克和惠斯通发明了一种电报机,并在英国申请了两种针式电报机的专利 。
美国的“达芬奇”萨缪尔·F·B·莫尔斯,发明的第一台实用电磁式有线电报机(有说是1837年,有说是1838年) 。它是由电报发送端根据编码按动电键,由电磁铁组成的接收端,在有电流通过时,吸附起一块绑着笔,电流中断,铁笔就断开,由此纸上出现了点和短线组成的一系列符号,把这些符号转译为字母,就能传递信息了 。
有线电报机发明时间 1881年12月有线电报创始

文章插图
影响力和实用性来说,莫尔斯的电磁式电报应用最广 。
关于电报机的第一个发明者,不同资料有区别,有的说是库克,有的说是莫尔斯,莫衷一是,目前没有找到更权威的说法 。
有线电报机发明时间 1881年12月有线电报创始

文章插图
1858年,所谓的“天津和议”
旧闻中提到,英俄之间架设的有线电报在1858年,第一条发出的信息就是用来讨论“天津和议” 。(叫什么“天津和议”,明明就是丧权辱国的《天津条约》,真给满清!)
上海电报的事
最后提到的“乙丑夏”,说的是1865年,看文中说得好像很不错,洋商架设电报,很好啊,花费多,但是值得啊 。
但其实,1865年有线电报并没有在上海建成,其中的隐情文章里没提 。
当时英国驻上海领事,申请架设从川沙海边到上海的电报,当时的上海道衙门虽然没有正面拒绝(怕得罪洋人),但是他们拐弯抹角警告英国领事:“将来被老百姓拆毁,地方官不会去保护这些电报设施的” 。
英国人以为已经取得上海衙门许可,洋行在浦东竖起了200多根电杆,不料,当晚,地方官“密饬民人”把这些电杆连夜拔光 。上海电报一事告吹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