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路难 古诗赏析选择 带答案 行路难古诗鉴赏中考题( 二 )


3、第三句中的“命”是指什么?结合全诗看,对此有怎样的看法?
【明确】从诗歌本身看,所说的“命”指门第决定人生,有什么样的门第就有什么样的遭遇 。认为非常不公平,但没法改变,只能发出愤怒的控诉 。
4、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确:本诗即是诗人的不平之鸣,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
赏析技巧
1、诗歌开头两句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怎样的哲理?
【明确】这个比喻是说,像水是依照高下不同的地势流向各方一样,人的遭际是被家庭门第的高低贵贱决定的 。这是古代的血统论 。
(分析:运用的是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 。“水”的流向,是地势造成的;人的处境,是门第决定的 。因此说,这起首两句,通过泻水的寻常现象的描写,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里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诗人借水“泻”和“流”的动态描绘,造成了一种令人惊疑的气势 。正如沈德潜所说:“起手万端下,如黄河落天走东海也 。”这正曲折地表达了诗人由于激愤不平而一泻无余的心情 。)
2、“安能行叹复坐愁”和“心非木石岂无感”两个反问句,在表现诗人情感变化过程中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安能行叹复坐愁”这个反问句,从字面上看,是说人生苦乐自有命,怎么能行时叹息坐时愁呢?应该学会自我宽慰 。实际上,语言中蕴含着不平之气 。这个反问句,诗人含着不平,提出不言愁,感情基本上还比较平稳 。
“心非木石岂无感”一句,是诗人思想感情的大转折 。上文中,以“人生亦有命”来宽慰,以不言愁来消愁,感情还能克制 。到借酒浇愁,其结果是愁更愁,情感之流开始奔涌 。到“心非木石岂无感”,感情沸腾,在这句达到了高潮 。
3、概括本诗的写作风格:
此诗的语言近似口语,明白晓畅 。诗歌的情感时而压抑,时而奔放,将复杂的心理历程表现得曲折婉转 。
【行路难 古诗赏析选择 带答案 行路难古诗鉴赏中考题】Tags:


推荐阅读